第四單元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整理和復習
25cm= m 36dm2= m2600g= kg 750ml= l
0.28dm= dm 258cm3= dm34. 本題是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大小比較的實際應用。
(1)先求出“五年級的近視人數占五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根據分數的意義得出,約分為 。
(2)再求出“五年級一班的近視人數占五年級一班總人數的幾分之幾”。根據分數的意義得出,約分為 。
(3)比較和 的大小。有兩種方法,可以先通分,再比較分數的大小。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1- = ,1- =, < ,所以 > 。
由此得出:五(1)班同學戴近視鏡的情況比五年級的總體情況好一些。
5. 本題是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實際應用。“要使每個小組的人數相同”,每個小組的人數應是48和54的公因數,“每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求48和54的最大公因數。48和54的最大公因數是6,所以,每組最多有6人。
6. 本題是比較分數大小的實際應用。
(1)先用分數表示每支鉛筆的價格。0.9元=元,2÷3= (元),4÷5= (元)。
(2)比較、 和 的大小。可以先通分再比較大小;也可以這樣比較:
1- = ,1- =,1- = 。 < < ,所以 > > 。
由此得出:第2種鉛筆的價錢便宜些。
7*. 解題方法可以參考練習十八第10*題。
第一題的答案可以是 , , , , , ,……
第二題的答案可以是 , , , , , ,,……
8*. 是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實際應用。“如果都買小瓶裝的,或者都買大瓶裝的,都剩2元。”也就是李阿姨帶的錢應比4和6的公倍數多2。“李阿姨至少帶了多少錢”也就是比4和6的最小公倍數多2。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2,因此,李阿姨帶的錢應是12+2=14(元)。
知識歸類
分數的產生
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真分數
分數的分類 分子是分母的倍數→整數
分數的意義 假分數
和性質 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帶分數
約分
分數的基本性質 應用
通分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一、分數的意義
內容 呈現形式 例 題 歸 類 知識要點 分數的 產生 以主題圖 引入測量
分物體
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分數的 意義分實物
引入
1.先分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
2.再分一些物體。
3.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