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統計 復式條形統計圖
使用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五(上)第110—111頁。教學目的:
1、讓學生經歷觀察、動手制作、展示交流評價等主動探索、互動合作的學習過程,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用途,掌握其繪制的方法。
2、能根據收集的數據完成相應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看懂復式條形統計圖所表示的數量關系并根據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分析、判斷、預測,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3、在探索過程中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經歷把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成一個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的探索過程。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圖作出簡單判斷分析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 觀察比較,激發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需求
1、聯系學生的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合體育課中的投球游戲,讓學生說說單手投得遠一些,還是雙手投得遠一些?
2、激活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的經驗:
觀察兩幅單式條形統計圖,說說從圖上知道了什么?(圖略)
3、 比較中引發學生對復式統計圖的需求。
(1)看這兩幅統計圖,比較兩種投球方式投球的距離,說說怎么比的?
(2)學生交流后,引導思考:能否想出更好的方法,一眼就能比較兩種投球方法的距離呢?
[設想:通過比較兩種投球方式所投的距離而引發認知沖突(一會觀察單手投球距離統計圖,一會觀察雙手投球統計圖),從而讓學生感到用兩個分開的統計圖來比較麻煩,就產生了把兩個統計圖合并在一起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需求。]
二、 合作探索,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
1、同桌合作,嘗試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1)先獨立思考:你準備怎么合并這兩幅圖?
(2)同桌合作,嘗試在方格紙中畫統計圖。
2、交流展示,比較中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
(1)(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統計圖
(2)比較,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根據學生的情況隨機出示不同的情況,讓學生比較:每個人是單手投球遠,還是雙手投球遠?哪幅圖最容易比較?為什么?
交流中完善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認識。(預設:1、教師介紹并在圖上添加圖例;2、學生提出圖例,隨機在圖上添加圖例)
(3)學生修改完善剛才的統計圖
(4)回憶歸納剛才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習方法:學習就是在這樣不斷思考、交流、反思調整的過程中不斷獲得知識的。
3、 比較中單式和復式條形統計圖
這樣的統計圖和剛才的統計圖(顯示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學生交流。
[設想:在對復式統計圖的心理需求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索:如何把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成一個復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形成過程,通過交流,求得共識,取長補短,繪制出比較規范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4、揭示課題:
(1)這樣的圖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2)為什么叫復式條形統計圖呢?(學生交流,總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5、根據統計圖,填寫統計表(統計表略)
學生獨立填寫后,和屏幕對照。
6、分析統計結果,感知看圖比較的方法。
(1)請大家觀察屏幕上的統計結果,思考:
a、單手投球,哪兩位同學相差的距離最大?雙手投球呢?
b、兩種投球方式的距離,哪個同學相差最大?
7、比較,體會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剛才大家回答問題的時候,是看統計圖方便,還是看統計表方便?(體會統計圖比較的直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