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位數教學的思考
湖北省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把義務教育數學教材新增內容《中位數》作為參賽內容,六位選手對教材的處理、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生活動的安排各有異同。我認為該內容教學應做到一下幾點:一、教學設計原則:
《中位數》是在學生認識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本課在教學設計上突出以下幾點:
1、密切聯系生活。教學設計時要敢于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選擇學生日常熟悉的體育、興趣等活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中位數,找中位數,用中位數,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
2、遵循認知心理規律。從學生熟悉的平均數導入,從易到難,學生便于理解掌握。
二、教學思路
1、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學生對此親切自然。比較幾組不同數據所求的平均數,從而發現有的平均數代表一般水平不合適,從而感受引入中位數的必要性。這樣,就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逐漸理解中位數的特征及作用,對中位數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2、設計找不同情況下的中位數活動,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猜想、驗證、交流,歸納方法,理解中位數的求法。小組活動設計:讓學生嘗試尋找中位數,引起沖突,進行爭論,逐漸明白偶數個數中位數的找法:最中間的兩個數的平均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3、拓展延伸,感受數學學習決不緊緊局限于課堂40分鐘的學習,課堂學習只是獲得知識的一種途徑,重要的是靈活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客觀描述自然現象。
三、中位數的教學反思
幾節課的可取之處:教學導入設計,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認識強烈需求,自然引出新課。新課的學習打破常規,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通過自學(閱讀教材)來初步感受新知,知道什么樣的數是中位數,相對于平均數,它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作用?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還可以初步體會到中位數的算法。然后,再通過對例5的學習進一步完善中位數的意義和求一組數(奇數個或偶數個)的方法。在新知識探究過程中,根據教材的安排,把新知的建構分層實施,降低了學生學對中位數意義理解的難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知識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合作能力與意識、閱讀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并能在練習中,合理運用中位知識解答問題,在獲得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小組活動可讓學生自主選題,應做好角色分工;例題事件應來自學生生活且最有興趣的;課后要有延伸和拓展;以學生為主體,不可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