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導學案(蘇教版)
4.做“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5.教學例6.
出示例6,了解題意。
提問:應該怎樣計算這個三角形的面積?(先寫公式,再像例5那樣把底和高代入公式計算。)
指名板演。
檢查交流,針對不規范、不正確的寫法、算法講評,明確應用公式的書寫、計算過程。
三、鞏固案
1.完成“練一練”第3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個別問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方法,集體訂正。
4.全課小結。
四、實踐案
完成練習十八第4題、第5 題。
【教學反思】
3.化簡含有字母的式子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5頁例7、“練一練”、第106頁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化簡形如“ax±bx”的式子方法的探索過程,會化簡這樣的式子。
2.讓學生在用形如“ax±bx”的式子表達一些數量關系并化簡的過程中加深對這些數量關系的理解,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的能力,提高抽象思維的水平。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實際問題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表達方式的嚴謹性、概括性及簡潔性。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預習案
1.擺一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擺a個三角形用()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用4根小棒,擺a個正方形用()根小棒。
2.復習乘法分配律,并簡便計算:12×4+88×6 65×5+35×5 25×(4+40)
二、導學案
1.教學例題
(1)出示掛圖:小華用小棒擺了a個三角形,小芳用小棒擺了a個正方形。
根據題意,提問:擺a個三角形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擺a個正方形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會提出:他們一共用多少根小棒?小芳比小華多用多少根小棒或小華比小芳少用多少根小棒?
談話:你能解答他們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嗎?
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想法。
學生討論得出:一共用了(3a+4a)根小棒或是7a根小棒。
提問:你是怎樣想到共用7a根小棒的?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是用了7根小棒,那么擺a個三角形和正方形就一共用了7a根小棒。
談話:3a+4a與7a都表示擺a個三角形和a個正方形一共用的小棒根數,兩者相比,哪種表示法更簡單些?(指名回答)把復雜的式子變成簡單的式子在數學上叫化簡,你能利用學過的知識通過計算把3a+4a化簡嗎?
學生說出化簡過程,教師板書:
3a+4a
=(3+4)a
=7a
提問:3a+4a=(3+4)a的依據是什么?(運用了乘法分配律或依據乘法運算的意義)。
談話:以后你們在計算時,可以把中間一步省略(在上式的第二行加虛線框),直接寫成:3a+4a=7a。
我們以往學過的整數的運算律也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因為字母表示的就是數。 (2).出示問題:小芳比小華多用了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