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引導學生說出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一個因數相同,另一個因數也比較接近,它們的積也比較接近。
教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課件出示例3的情景圖)
教師:要求這幢教學樓大約長多少米,怎樣列式?
教師:這道題需要精確計算出教學樓的長度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怎樣才能很快估算出92×0.39大約是多少呢?
如果學生能估算,就請學生講一講估算的方法。以下是按學生不能正確估算設計的教學方案。
教師:同學們學過整數乘法的估算。能利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下面請大家小組內合作討論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問題并匯報解決方案。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學生1:我們小組是把92看做90,90×0.39=35.1,所以92×0.39≈35.1(m)。
學生2:我們小組是把0.39看做0.4,92×0.4=36.8(m),所以92×0.39≈36.8(m)。
學生3:我們小組是把92看做90,把0.39看做0.4,90×0.4=36(m),所以9
2×0.39≈36(m)。
教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都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什么會
有這么多不同的估算結果?
教師:誰的結果更接近準確數呢?為什么?
教師:哪一種估算快一些?為什么?
教師:今天學的小數乘整數的估算與整數乘法的估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對。這就是估算能化繁為簡的關鍵所在。在估算時,我們要
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估算方法。大家能用剛才所學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課件出示:例3的情景圖,條件改為“如果每步大約是0.43m呢”)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匯報估算的方法。
教師:在估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教師:大家說得很好,在估算中你們能不能注意這些問題呢?下面就來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解決練習一第7題。
學生先獨立估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估算方法,再全班交流。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自由總結。
小數乘小數(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例1和例2以及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探索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小數乘小數的計算。
2.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就在身邊,而且服務于生活,感受小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揭示課題
教師:星期天,五(1)班兩位同學分別測量了自己教室里的黑板和學校操場邊大黑板的長和寬。(課件出示測量情景: 五(1)班教室里的黑板長、寬分別是3.1m和1.2m; 操場邊大黑板的長、寬分別是12m和3.1m)
教師:怎樣求這兩塊黑板的面積?
教師:這兩個算式中,哪個算式是我們前面學過的?能算出來嗎?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教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3.1×12的?
教師:把3.1×12看做31×12來計算,運用了什么方法?
教師:3.1×1.2與3.1×12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教師: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小數乘小數。
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
二、嘗試計算,探索計算方法
1教學例1
教師: 小數乘小數又該如何計算呢?大家是否都能用“轉化為整數”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