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三、 拓展應用
(課件出示例2的情景圖,問題中不出現“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學生列式。
教師:0.47×3286的積有幾位小數?你認為積保留幾位小數比較合理?
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教師:我同意大家的意見,在這道題中,省略的數不影響對3286kg油菜子出油量的預測和判斷,為了簡便,我們可以把積保留整數。能計算這道題嗎?
教師:像這種較大數的計算,我們可以用計算器來算。
學生用計算器解答例2。
四、歸納梳理
教師:通過前面的學習,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1: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是先求出積,再根據要求一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的位數。
學生2:計算小數乘法時,要根據實際需要或題目的要求取積的近似值。
學生3:較大數的計算,可以用計算器來算。
……
五、 鞏固延伸
(課件出示第14頁課堂活動的情景圖)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應該保留幾位小數”,讓學生明確求積的近似值是生活的需
要。
積的近似值(教學片斷)
教師:今天又到了張奶奶繳水費的時間了(多媒體課件出示情景圖),從這幅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張奶奶這個月用了8.5噸水”、“每噸水1.75元”。)
教師: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問題)
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奶奶應繳多少錢”這個問題。有誰能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學生會列出:1.75×8.5=)
教師:為什么這樣列?
教師:能算出結果嗎?
學生算出結果是14.875元。
教師:請你們拿出14.875元錢幫奶奶繳水費。
學生開始試著拿出14.875元錢。
教師: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為什么?
教師:該怎么辦呢?
引導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討論后學生大概有這幾種看法:①把“分”后面的數全部去掉;②把“分”以后的數作為“1”收起來;③用“四舍五入”法。
教師:你們覺得哪一種建議好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指導學生得出這樣的意見:用“四舍五入”法比較好,因為這樣對大家都公平。
教師:這個建議確實不錯,那結果該保留幾位小數呢?
教師:結果保留兩位小數后該是多少呢?
學生根據前面找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能知道保留后的結果應該是14.88。
教師:很好!請大家在算式上寫上結果。大家知道寫結果時要注意些什么嗎?
指導學生說出:寫結果時要注意用“約等于”號,因為這個結果不是精確結果,而是個近似數。
教師:對了,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就是求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
教師:通過這個例題的探討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出這樣兩個結論:①求積的近似值是生活的需要;②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是:先求出積,再根據要求一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的位數。
教師:你們的發現真了不起,老師也贊同你們的發現。你們能用這些發現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教師:在課前你們都調查了自己家本月用水的噸數和我們本地的水的單價,請同學們用這些信息和本節課學到的知識算一算你們家本月該繳多少水費。
解答完后抽幾個學生匯報,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同桌同學相互檢查訂正。
解決問題(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能用所學小數乘法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從中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2.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