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探索活動(二)三角形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探索活動(二)三角形面積》
ø教學目標:
在實際問題情境中認識三角形面積必要性,在自主探究中體會有計劃、有目的的選擇適當的探究方法,鍛煉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感知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學會用數學語言與他人交流,體驗數學公式建立的過程,發展觀察對比的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及空間想象力。能正確地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ø教學重點:三角形面積公式的建立;利用分割與旋轉進行圖形轉化
ø教學難點:三家形面積公式的概括;利用分割與旋轉進行圖形轉化
ø教法設計:
ø 教學媒體的準備:
學具類:三個三角形(兩個完全相同,一個不同)一個平行四邊形;剪刀。
教具類:課件,與學具相應的教具。媒體:筆記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ø教學過程設計:
一、溫故孕新,提出問題
⒈教師談話:同學們,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圖形面積的計算了?你能說一說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學生口述,教師利用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圖形及公式
教師提問:誰能說一說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口述,教師利用課件再現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再現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重溫將“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為進一步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做好思維上的準備)
⒉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教材p25主題圖
教師引導審題:什么形狀,給了什么條件,要求什么問題。學生觀察后口述。
(設計意圖:在實際問題中使學生認識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必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為學生下面積極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⒊教師提問:你認為今天我們應該重點研究是什么?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三角形面積
教師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對比”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我提出學習的內容,教師明確的只出擊將采用的方法和學習的目標,使學生做到思維定向。)
二、觀察對比,設想轉化
⒈教師提問:你能用什么辦法得到三角形面積呢?學生思考口述,
預計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兩種方案
⑴數方格的辦法,(打開教材p25,數出三角形的面積) ⑵將三角形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圖形(平行四邊形)
⒉教師利用電腦課件再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右圖),
引導學生與三角形進行觀察對比,
思考:“怎樣將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學生獨立思考,分組交流,口述自己的或小組的意見。
(設計意圖:將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進行對比,思考、交流轉化的預想其目的都是培養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探究活動,減少探究活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發展學生空間想象的能力。)
三、動手操作,體驗轉化
⒈教師談話:下面同學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自己手中的學具進行轉化,并思考一下的問題:(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思考題)
在轉化過程中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思考的含義
⒉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動手實踐,根據思考題思考,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并作適當點撥。
⒊學生匯報探究的成果
預計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拼:
①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