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第七單元小數乘法和除法(一)教案集體備課
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為什么是“10÷20”而不是“20÷10”?繼續算第2個問題,注意對應。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查找原因。三、全課小結。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老師幫助?
板書設計
執行
情況與教學反思
周 次
11
課次
3
授課課題
整理與練習(3)
教 學基本內容
p79的“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6~10題。教學目的
和要求1、通過對一個單元知識的復習和整理,了解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和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整理和再學習的能力。 2、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合理應用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靈活地進行思考,發展思維能力。3、通過探索和實踐,發展學生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及手段
探索,實踐學法指導
操作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復習
1、這一單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會了哪些運算?
(1) 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的變化。
在小組里說說小數點移動后,小數大小是怎樣變化的?
集體小結。
(2)我學會了小數和整數相乘。
你能出這樣的的題目給同桌做一做嗎?
同桌互相出題并檢查。
教師巡視。
(3)我學會了小數除以整數。
教師出示幾道學生作業中做錯的題目。(小數除以整數的豎式)
你能幫老師檢查一下這幾道算式,正確嗎?
39÷65=6 0.65÷13=0.5 (豎式略)
你是怎么檢查出來的?
鼓勵大家檢查方法的多樣性,著重講解驗算的,鼓勵通過估算進行驗算。
你是怎么驗算的?
今后我們在計算這樣的題目,你有哪些經驗對大家說?
(4)若學生還能提出其它知識點,教師加以引導整理。。二、探索和實踐
1、選一組同學(由高到矮)去掉一個最矮的去掉一個最高的。
老師逐一問身高,請一生把結果寫在黑板上。 老師指導用簡便的方法算一算。把算出的結果個估計的結果比一比。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查找原因。
請班級中非常接近平均身高的學生站一站,體會“平均身高”。
2、第12題。指導看懂圖:
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要把東西按一定的標準縮小或放大后畫下來。
這張圖的每一條邊的實際長度都是平面上的1000倍。你能算出實際每條邊的長度么?
指出:畫在圖上我們一般用厘米為單位,建筑物的長度我們一般都會用米做單位。
所以應該算成:4.6×1000=4600厘米=46米
男女生分別用橫線或豎線,把圖形分割后算一算。
可能還會有的情況:畫兩條線,把圖形分割成三塊后再算。評價:分的塊數宜少不宜多,這樣計算更簡便。 補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后算。評價:也可以。不同的方法結果應該是一樣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驗證。
3、第13題。讀題后問:這題讓你想到了哪類問題?(間隔問題) 這樣的一條花邊長度要然后計算?(8個花的長度加上7個間隔的長度
板書設計
執行
情況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