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20
⑶ 總結(jié)提升:
這句話是支撐父親的一盞心燈,在他的心底永遠亮著!讓父親成為一座大山,偉岸堅強!這首詩就是這座大山的真實寫照,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誦,銘記心間。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父親的倔強、堅強、對兒子深沉的愛。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感受兒子的形象。
二、研讀畫面,感受兒子的了不起
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文,找找兒子的哪些表現(xiàn)最讓你難忘,畫下來,想想為什么。
1、感受兒子在廢墟中頑強等待的畫面:
⑴ 指名交流:引出第16自然段。
⑵ 細讀推論:
你從這里讀出了什么呢?
⑶ 想象艱難:
大家認為阿曼達的同學害怕了,那我們討論一下:阿曼達害怕過嗎?讓我們再設身處地地體驗一下:當災難突然降臨的那一刻,阿曼達的處境會是怎樣的呢?(再次播放災難降臨時的畫面。)
⑷ 想象寫話:
我們可以想見,在漆黑的廢墟底下,這個7歲的孩子肯定哭泣過、發(fā)抖過,不只一次地絕望過。后來他又是怎么戰(zhàn)勝恐懼,戰(zhàn)勝饑餓、干渴,并把這種力量帶給了更多的同學呢?他會想些什么?對自己說些什么?對同學說些什么呢?請把自己當成阿曼達,把這一過程生動地寫下來。
⑸ 師生對讀:
這位了不起的男子漢就是這樣,在生死關頭,始終牢記父親的那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是小男孩的永不放棄,才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感動嗎?帶著這份感動把奇跡出現(xiàn)的一幕呈現(xiàn)給大家。
2、感受兒子更加勇敢的畫面:
⑴ 聽中感悟:
50分鐘后,安全通道打開了,父親向朝思暮想的兒子張開了雙臂……請聽他們的對話。(多媒體出現(xiàn)父親張開雙臂迎接兒子的畫面,同時播出對話。)
你們聽到他說了什么?
⑵ 語言渲染:
同學們,他們剛剛經(jīng)歷了38小時,不,幾乎是39小時的生離死別呀!現(xiàn)在,兒子終于可以逃脫死神的魔掌了,兒子一定也是第一個探出小腦袋來的,因為,他盼得最急,等得最切。可是……
⑶ 再聽感悟:
好,讓我們再一次聽這位小男孩的聲音,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傾注你的真情,對小男孩說句話。
三、回復全文,升華情感
1、品味感悟: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這個結(jié)尾,回味剛才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幕,說說你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的理解。
2、回復全文:
讀到這里,老師相信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的形象一定刻進了同學們的心里,他們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深深地感動著我們,讓我們永遠銘記。請你選擇一句最能打動你心靈的話,再一次飽含深情地說出來或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3、升華情感:
第一次讀完這個意味深長的故事,盧老師就想到了一首小詩,現(xiàn)在我把它送給大家。(配樂)
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
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
這個人就是父親,
這種愛就是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