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
毛主席的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從正面表明了他對人民群眾生活的關心,反映了他對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愛護;二是進一步從反面來說,說明如果照警衛員那樣的做法,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后果。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到毛主席時時處處都在注意觀察和了解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況,時時處處都在關心和愛護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反映了偉大領袖體察民情,關心、愛護人民群眾的崇高精神。
(2)主席說:“你想過沒有?我們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這個局面嗎?我們吃的穿的,哪一樣能離開群眾的支持?全國的老百姓就是我們勝利的可*保證。反過來講,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擺在特殊位置上了。”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精辟地闡明了人民群眾與革命軍隊之間的魚水關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人民支持著革命,革命的目的也是為了人民,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革命就不會成功。而要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就要關心、愛護人民群眾,時時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同時,也表現出偉大領袖毛主席從來都將自己看作是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員,從不搞特殊化,從不需要特殊照顧的偉大風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4.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略?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課文對毛主席讓警衛員請鄉親們到自己屋外的碾臺上碾米,毛主席要警衛員將自己舍不得喝的茶葉沏給鄉親們喝這兩件事情寫得比較詳細;而對毛主席利用工作間隙幫助鄉親們碾米這一件事和對毛主席為什么住進了“花山”這個村子,他住的農舍是怎樣的情形,他是怎樣夜以繼日地工作的這些內容,有的不寫,有的一筆帶過,有的寫得比較簡略。
作者這樣安排材料的原因是,前面兩部分的內容能夠鮮明、集中、突出地表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重點去寫,寫得較為詳細;而后面兩個方面的內容,跟這篇文章所要表現的中心思想關系不大或很遠,所以簡略去寫,或者一筆帶過。)
“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注意評議其對與錯,它關系到本單元作文的寫作,對于今后寫作材料的選擇和運用,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六)老師講評。
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表揚知識掌握較全面、準確的同學,給沒掌握詳略得當這一寫法的同學歸納分析原因,指明努力方向,提供改進的辦法和措施,幫助這些學生固強補弱,不斷進步。
附:板書設計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處處為群眾的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
2、了解課文中哪些是主要內容,哪些是次要內容。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具體內容,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的具體內容,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課,檢查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