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拓展閱讀2—抗美援朝戰爭及英雄人物事跡
令人遺憾的是,由于黃繼光從小家境貧寒,從來沒有去照過一次相。犧牲后雖有人拍照過遺體,形象卻十分慘烈且面容難辨。在宣傳英雄事跡的時候,因找不到一張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槍眼的素描畫來代替。
1953年4月,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作為代表出席了全國婦女大會。毛澤東還請鄧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對英雄的敬意。
邱少云生平介紹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銅梁(今重慶市銅梁縣)。13歲那年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跨過了鴨綠江。
1952 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消滅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敵軍。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獨特,易守難攻。在敵軍和我軍陣地之間還有三千多米寬的開闊地,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沖擊,必會導致我軍較大傷亡,影響戰斗的順利進行。上級決定采用隱蔽作戰,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要使幾百人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而不能有一個暴露目標。邱少云和他的戰友們毫不畏懼,爭相請戰。臨行前,邱少云下了鋼鐵誓言:為了戰斗的勝利,甘愿獻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偽裝茅草的戰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叢生的開闊地埋伏了下來。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敵方那層層的鐵絲網和一簇簇不暴露我軍潛伏秘密,觀察所里的指揮員當機立斷,下令用炮火將這股敵人全部殲滅。
次日中午,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他身邊的草叢,這時,他只須打滾翻身即可避免燒身。但為了避免暴露目標,他嚴守潛伏紀律,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堅持一動不動,像一塊巨石。直至壯烈犧牲,保證了整個戰斗的勝利。
黃昏來臨,出擊的時間到了。戰友們懷著滿腔仇恨,高呼著為戰友報仇的口號,排山倒海般地向敵人沖運河。才過了二十分鐘,敵人全部被消滅,三九一高地上飄揚起勝利的旗幟。
戰斗結束后,同志們在邱少云潛伏的位置上,看見他用雙手在地上摳出的深深的土坑……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犧牲。
40多年來,邱少云的英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們卻不知道,這樣一位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英雄,卻差點成了無名英雄。
次日中午時分,敵人向潛伏區打來幾發燃燒彈,烈火燒著邱少云的衣服、鞋襪,直至燒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動不動。
犧牲時,他年僅26歲。
戰斗結束后,連隊給邱少云報請了三等功,此事似乎也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據邱少云生前戰友林炳遠后來回憶說,那次戰斗半個月后進行戰斗總結,他和邱少云的指導員王明世一同到師里去匯報。當時,一位組織部門的干事要求王指導員舉個具體的人或事來談談。
王指導員于是提到了邱少云。并說,在執行任務前進行戰前動員時,戰士們很激昂,紛紛表了態,可邱少云卻悶不吭聲,因此連里對他很不放心。于是我找邱少云談心,給他講了許多革命道理,他也向我表了態:就是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也不暴露目標,暴露目標就是革命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