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實錄
三、師生合作,學習新課。
師:我們來看課題,齊讀:
生:青山處處埋忠骨
師:“忠骨“是什么意思?
生:忠臣的遺骨
生:忠臣的遺骸
師:課文中指誰呢?
生:毛岸英(播放課件)
師:對,同學們看這就是毛岸英烈士的遺像和他的墓碑。
師:為什么說是忠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一——三自然段,從中找到答案。(播放課件)誰來回答?
生:因為毛岸英是為人民的事業光榮殉職的,所以說是“忠骨”。
師:在預習中,老師布置同學們利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有理解“勛鑒”這個詞的嗎?
師:理解得很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查閱工具書
師:很會學習
師: “主席的愛子、我們‘志司’的好參謀岸英同志為了人民的事業光榮殉職。”電文稿上的這一行字觸目驚心,這一噩耗如晴天霹靂,使整日牽掛朝鮮戰事的毛澤東主席國憂中又添家痛,請同學們默讀下面的課文,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間,劃出自己深受感動的或特別喜歡的部分,把你通過語言文字讀到的信息簡單批注在旁邊,待會兒和同學交流。
師:看著同學們靜靜讀書,寫寫劃劃真是一種享受,老師都有些不忍打斷你們了。誰能起來交流。
生:使我深受感動的是這一段:(播放課件)從收到這封電報起,這次怎么會……我的體會是毛澤東得知自己心愛的長子犧牲的消息后,他很悲痛。
師:你能讀懂文字背后的信息,真了不起。毛岸英犧牲的時候年僅28歲,而毛澤東主席當時已年近六旬,親人突逝,生離死別,那是怎樣的一種痛呀?國學大師季羨林在《懷念母親》一文中有過這樣的描述:(播放課件)請你讀:
生: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
師:季羨林中年喪母孝感天地。但人們卻認為在人生的三大不幸中哀大莫過于老年喪子。(板書:老年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那種痛如萬箭穿心,使人撕心裂肺
生:肝腸寸斷、痛徹肺腑、心如刀絞、悲痛欲絕、茶飯不思、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師:可任憑我們用怎樣的詞語也形容不出這喪子之痛有多深,誰能把你體會到的這些文字背后的信息讀出來。
師: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聽了他的朗讀,你又有什么新感受?毛岸英的不幸犧牲,使毛澤東主席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凝望著窗外那已經蕭條的柳枝,他在心中默念著庾信的《枯樹賦》:
生: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師: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吟《枯樹賦》,老人生悲,老師也想讀讀這一段,你們讀電文稿上的這一行紅字,
生:主席的愛子、我們‘志司’的好參謀岸英同志為了人民的事業光榮殉職。
師:從收到這封電報起,……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
生:岸英是他最心愛的長子。……這次怎么會……
師:讀出了一位父親的喪子之痛,很好,誰接著交流,你深受感動的部分?
生:最讓我感動的是:“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我的感受是,岸英已經犧牲了,毛主席像兒子活著的時候那樣在叫著兒子的名字,好像能喚回兒子,他的心里一定在流淚。
師:真了不起。思兒心切才聲聲呼喚,無比悲痛,(板書:無比悲痛)才情不自禁,主席呼喚著長子的名字,心中有多少話想對兒說,他想說,岸英,岸英!
生:你真的不在人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