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實錄
師:他想說:
生:岸英,岸英啊,你真的丟下為父一個人走了嗎?
師:他還想說:
生:你就這樣走了,你可知道我有心多痛
師:可任憑我們怎么呼喚也無法體會毛澤東當時的心情。帶著你的體會再讀讀這句話。
師:人死不能復生,沉浸在悲痛中的毛澤東主席又要面對怎樣的抉擇?請同學們看這樣兩份電文稿。(播放課件)請你讀:
生:彭老總來電:岸英是主席的長子,請求破格將遺體運回國。
朝鮮金日成首相來電:岸英同志是為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犧牲的,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鮮。
師:面對這兩份截然不同的電文稿,(播放課件),
生:主席仰起頭……,
師:主席想:
生: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
師:生不能相送,死后想見最后一面,人之常情呀,季羨林千里奔喪不就是為了見母親最后一面嗎?作為父親的毛澤東也是血肉之軀,也有凡人情懷。(板書:凡人情懷)
師:但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說道:(播放課件)
生:“我的兒子死了,我當然很悲痛,可是,戰爭嘛,總是要死人的。朝鮮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想再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
師:讀了這段話,誰有話要說?兩份電報截然不同,兩種心情互相矛盾。(點擊課件),身為父親的毛澤東,身為主席的毛澤東內心定是波瀾起伏,下面我們分組朗讀這一段話,這兩排的同學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體會毛澤東的情感世界,這兩排同學你們從一個偉人的角度來體會毛澤東的內心世界,老師來為你們播報電文稿。
師:彭老總來電:岸英是主席的長子,請求破格將遺體運回國。父親毛澤東想:
生: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
師:朝鮮金日成首相來電:岸英同志是為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犧牲的,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鮮。主席毛澤東想:
生:我的兒子死了,我當然很悲痛,可是,戰爭嘛,總是要死人的。朝鮮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想再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
師:是將遺體運回祖國,還是葬在朝鮮,兩難哪,兩難!所以,(播放課件)請你來朗讀。
生: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岸英難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
師:談談你的感受。
生:毛澤東心理很矛盾,也很悲傷。
師:同學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為了革命,毛澤東主席先后有六位親人為國捐軀,(播放課件)他們是毛澤東的妻子、大弟、二弟、堂妹、侄子、長子,讓我們深情地注視著他們的名字,對毛澤東主席及他的家人致以我們最深的敬意。想想啊,哪一位親人的離去不讓他無比痛心?可是,一次次,他都挺過來了。年近花甲,面對這喪子之痛,面對安葬問題,他矛盾著,悲傷著,所以,當秘書把電報記錄稿交給他簽字的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