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教學反思
實踐證明這些修改是有效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沉浸在茉莉花般幽香恬淡的氛圍之中,時時被真愛打動著。“教學相長”,說的不錯,學生的發(fā)言有許多閃光之處,激發(fā)出我的激情和靈感。比如對于“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yī)院。”一句的理解,有個女生說:“爸爸非常緊張媽媽,連聽我的解釋也來不及了,說明爸爸愛媽媽!”在正式上課的過程中,我采用句子比較法,引導學生發(fā)散開去,很好地理解了這句話。
在課堂教學中,最大的感受是,教師對教材的鉆研特別重要,要學生體會到的內容,教師必須能夠感悟到,然后才有可能讓大多數學生也感悟到。
當然,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關照了文本中的詞句,對于文章整體的情感脈絡把握就顯得稍弱;還可以在課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覺得愛如什么?”等等,都有利于學生鞏固對課文中心的理解。學生讀書的感情還要加強指導,我想,在學生不熟悉的情況下,如果我能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互相讀一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等。讓語文課堂充滿花香,這是我們語文教師一直追求的!然而在引導過程中,在問題與情境的把握上還不到位,還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問題與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營造起來的溫暖氛圍差點因為問題的思考與困難而破壞。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學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與問題的交融。
(5)
《愛如茉莉》這篇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yī)院照顧這件小事,告訴我們真愛就如茉莉一樣平淡無奇卻芬芳怡人。在設計這課的第二課時教案時,我先引導學生復習生字,聽寫了“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裊裊、彌漫、詩意”等詞語,然后讓學生說說茉莉花在他們心目中是什么樣子,并要求學生盡量用上剛才的詞語。接著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抓住細節(jié),尋覓真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先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醒學生注意:第一、所有的愛,都是通過生活中一個個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所以我們要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課文中尋找那些充滿愛的生活細節(jié),例如一句話、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眼神,可能流露的就是像茉莉一樣的愛。第二、所有的動作和細節(jié)都是通過語言描述的,所以我們閱讀課文時要關注語言。課文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不是冰冷的,它是有溫度的,這個溫度是通過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句子表現(xiàn)出來。因為字、詞、句當中蘊含著愛,蘊含著情,你關注這些語言,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愛和情,它就有了溫度,請把這些蘊含感情的詞語、句子圈畫下來,寫下自己的感受。接著由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在圈畫的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在學生充分閱讀后,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學生交流時,我打算重點指導這兩處:第一處: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給你爸爸包餃子吃,現(xiàn)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xiàn)成的餃子煮給你爸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y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的。”讓學生通過讀,抓住重點詞語感受到“媽媽愛爸爸”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讀“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y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的。”體會爸爸愛媽媽。是啊,如果爸爸知道媽媽生病了,他能吃得下餃子嗎?所以說這句話雖然是說媽媽愛爸爸,但是也可以看出爸爸愛媽媽,他們兩個人相互關愛。媽媽把爸爸吃飯看得比自己生病還重要。什么叫愛?就是把對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這就叫愛!這就是像茉莉一樣的愛,雖然平淡,卻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