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設計
面對書稿被盜,你此時的心情怎樣?你覺得談遷又會怎樣?你猜想一下。你還從哪里看出的確是厄運?
▼他茶飯不思,夜難安寢,只有兩行熱淚在不停流淌。(播放音樂,學生讀)
你似乎看見了什么?(輾轉反側,愁眉苦臉,兩行熱淚不停地無聲流淌)聽見了什么?(唉嘆聲,哽咽聲,那內心顫抖的聲音)此時的談遷會想些什么呢?這是怎樣的熱淚?(傷心至極,悲痛,惋惜,痛惜)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他內心的這份痛苦吧。
(二)抓四字詞想畫面感悟堅強信念
1.面對如此厄運,他被打垮了嗎?(沒有)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呢?請你繼續研讀,劃出能深深讓你感動和震撼的關鍵詞句。
▼很多人以為他再也站不起來了,但厄運并沒有打垮談遷,他很快從痛苦中掙脫出來,又回到了書桌旁,下決心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很快掙脫讓我震撼;下決心從頭寫;….)
(1)在這里,“站不起來”是指什么?令大家震驚的是“他卻很快從痛苦中掙脫出來,回到書桌旁,下決心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你們讀出很快了嗎?誰再來?一起來。
(2)是啊,整整追求了二十多年的信念怎能就此罷休呢?他開始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第二次寫作。你還從哪里讀出他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沒有被厄運打垮,?(4年完成書稿特地——注意了數字,抓住了關鍵詞)
▼在北京的那段時間,他四處尋訪,廣泛搜集前朝的逸聞,并親自到郊外去考察歷史的遺跡。他一襲破衫,終日奔波在撲面而來的風沙中。面對孤燈,他不顧年老體弱,奮筆疾書,他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
(1)從“四處尋訪”等讀出不但沒有被打垮,反而更堅強了。
(2)“言語有溫度,字詞知冷暖。”大家都抓住了重要詞語來理解體會,這是很好的方法。你看老師也搜集了這些詞語,誰能有感情地來讀讀。透過詞語讀出了什么?(荒郊野嶺危險多多終日奔波不辭辛勞奮筆疾書與時間賽跑哪個字看出快——“疾”)
(3)讀著詞語,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同桌互相講講。
清晨,涼氣襲人,當人們(),他一襲破衫,已經奔波在撲面而來的風沙中;中午,烈日當空,當人們(),他一襲破衫,已經奔波在撲面而來的風沙中;晚上,月黑風高,當人們(),他面對孤燈,奮筆疾書,直到公雞打鳴。
狂風暴雨之中,()
大雪紛飛之日,()
2.大家把一個個詞語、一句句語話都化作了一個個動人的畫面,究竟是什么支撐著他在終日奔波,終年忙碌?又是什么支撐他即使病倒了,累垮了,也毅然決然站立起來?是心中那份堅定的信念,這就是——立志編寫一部明史,下決心從頭撰寫。好,這就是:讀題目。)
3.此時此刻,站在你的眼前還僅僅是一個一襲破衫、體弱多病的老人嗎?你眼前出現了一位怎樣的老人?(板書:意志堅定,不向生命屈服,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有頑強毅力)
還有哪些語句令你震撼的?
▼又經過幾年的努力,一部新的《國榷》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談遷也因此名垂青史。
1.更加翔實精彩令人震撼。
2.出示圖片:這就是談遷和他的《國榷》。談遷也因此“名垂青史”,什么是名垂青史?書上有個近義詞——流傳千古。“垂”的意思是“流傳”。僅僅是因為《國榷》嗎?(巨著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