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天火之謎
3、齊讀第一節。
五、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學生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學生字字形。
2、指導書寫。
(1)學生按筆順在書上練習描紅,注意生字在田字格內的位置并抓住它們的關鍵筆畫。
(2)交流各自描紅所得,教師作相應的指導。
3、練習描紅,教師巡視。
六、布置作業。
1、 抄寫詞語。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實驗的經過,感受富蘭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富蘭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指課題 引讀——天火之謎)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富蘭克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整體切入課文。
1、這是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富蘭克林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那揭開天火之謎的富蘭克林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并把你認為最能表現富蘭克林品格的語句劃下來,同時還可以寫寫你的感想。
2、教師觀察、點撥,多與學生交流,為課的進行做準備。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富蘭克林勇與堅持自己觀點的精神。
1、讀了課文你認為富蘭克林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據事先自己的觀察選擇學生回答問題,要與第三節的內容聯系起來)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板書:勇與堅持自己的觀點。
2、你從哪些語句看出富蘭克林勇與堅持自己的觀點?根據回答出示:
這種推論現在看起來……對他冷嘲熱諷。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2)討論:“這種推論”指什么?富蘭克林為什么會有這個推論?人們是怎么看待這個推論的?理解“不足為奇”、“難以置信”。
(3)師補充資料作介紹:富蘭克林只上過一年學,然后就失學了,隨后他賣過報、干過油漆匠,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在做這個實驗之前,他經過了對雷暴的長期觀察,做這個實驗的時候他已經43歲了。由于他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在當時被許多有知識的人看不起。
(4)引導想象: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僅使一般人認為他是無稽之談,就連許多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想像人們會怎么冷嘲熱諷他?
(5)指名朗讀,讀出當時人們對富蘭克林諷刺的樣子。 評:我們同學之間可不要這樣動不動就冷嘲熱諷別人?
(6)如果這是對你的冷嘲熱諷,你心里是什么感受?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怎么做的?(讀句子)
(7)富蘭克林在人們的嘲笑中,在人們的冷言冷語中,他依然決定通過實驗揭密,你覺得富蘭克林怎么樣?
3、小結:面對人們的冷嘲熱諷,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秘密。這才是科學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任何科學的探索都應該這樣做。這更說明富蘭克林勇與堅持自己觀點。
4、齊讀第三自然段,讀出富蘭克林堅持自己觀點的勇氣和決心。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富蘭克林毫無畏懼、勇于實驗的精神。
1、面對人們的冷嘲熱諷,富蘭克林仍然敢于堅持自己觀點,在當時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你們覺得富蘭克林還是一個怎樣的人?(教師注意引導和總結,然后板書:毫無畏懼、勇于實驗)
2、你是通過哪些語句看出來的?(交流相機出示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