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關的燭光》說課稿
第二步:精品細讀, 體會情感。(大約用時27分鐘)
課標明確要求: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的第二步教學設計立足點在于: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整個過程為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新課標”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提倡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產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這一部分內容中,我設計了3個環節。
1、默讀課文第3-7自然段,勾畫出能夠體現當時緊張氛圍的詞句。
2、交流匯報。(這一部分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我將投影出這樣三個交流的要求:
(1)匯報劃出的詞句。
(2)邊讀邊講感受。
(3)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
并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進行朗讀訓練的指導。
學生通過匯報交流會說出“緊張”,“一波三折”等詞句,這些詞句就可以凸現當時的緊張氣氛。
在學生邊讀邊講對詞句的感悟時,我將通過抓關鍵詞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深刻理解“生死攸關”。
我預想學生會找到這樣三個句子:
a.“燭光搖曳著,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成了這房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b.“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時刻。”
c.“突然,小女兒杰奎琳嬌聲地對德國人說道……”
如果學生首先找出第一個句子,我將抓住“最可怕”這個關鍵詞語進行指導,“為什么說它最可怕?”“你能想象此時此刻這母子三人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嗎?”讓學生體會、感悟這小小的半截蠟燭關系著一家三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從而提煉出“生死攸關”這個詞語,于是,緊緊扣住《生死攸關的燭光》這個題目繼續后面的學習。
我將提問學生“文中還有哪些語句可以體現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讓學生通過自學、交流的方式,并配合自由讀、賽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指導,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死攸關”的含義,更深入地體會到人物表面平靜自若而內心波濤洶涌的巨大反差,從而體會這里對比手法運用的好處:能夠更加突出故事情節的矛盾沖突。
3、積累詞匯,語文延伸。
在明確了“生死攸關”的含義后,我將設計一個拓展環節,讓學生說出其他表現這個意思的成語。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深刻理解,學生將會積累“命懸一線”、“扣人心弦”等詞,并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通過這樣的拓展訓練,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詞匯的訓練融為一體,這是語文教學的延伸。
(通過學生的交流,我相機板書“吹熄---重新點燃---繼續燃燒---拿走熄滅,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課文得到主要內容。)
第三步:求異暢想,升華情感。(大約用時10分鐘)
聯想是文本延伸的一種方式,利用文章結尾留有空白的特點,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人物內心的真實狀態,達到情感的升華。先說后寫,做到讀寫結合,增強了學生寫作的欲望,讓學生充分表達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獨特感受。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語文發展創造條件,并且讓學生深入人物內心。教學上利用多媒體手段,使語文、音樂和美術的交融恰到好處,為升華主題,激發情感創造條件。
通過教師升華主題的精彩總結,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在這個一波三折的故事中,最令你佩服的人是誰,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并全班交流,從而感受人物品質。課堂完成一部分交流,未完成的作為家庭作業繼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