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習作5系統訓練大全
平常在家里,奶奶和媽媽經常說,在我們家里好吃的都讓爸爸偷吃了,因為他吃得好肥好肥;而我呢,他們又說好像是從哪兒撿來的,家里沒人疼,看瘦成這個樣.而今天,我和爸爸卻完全顛倒過來啦.看來,這哈哈鏡還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外科醫生,竟然能在瞬間給我們完成整容手術.
接下來,我又看到了"整容"后的媽媽,爺爺,奶奶,他們每個人也都怪模怪樣的.看著這些"變形金剛",我們總會忍不住開懷大笑,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在展廳里回蕩.
拿手技法
【技法介紹】記事中巧用"虛實相生法"
"虛實相生"本為繪畫藝術中的一種技法.這種技法的使用可以使作品形象更顯神韻.
那么習作訓練中的"虛"與"實"又指什么呢 "實",即客觀世界中實實在在的事物,確確實實發生的事情,事物本身賦有的特點等;"虛",即作者對客觀世界所進行的心靈關照,以心觀物,讓觀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習作神游萬里,視通八方.總之,要由此及彼,浮想聯翩,如古人所云"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這樣才能夠實現有實有虛,虛實相生.從而寫出富有個性的奇秀文章.
【技法示例】
例1:從奶奶家回來,爸爸特意給花花(奶奶送給我的一只小狗)壘了一個窩.等壘好后,我忙活了好一陣子,先把這個豪華的小窩打掃得干干凈凈,再為它鋪上一層軟綿綿的干草,然后專門為它準備了一個水盆和食盆.我覺得這下花花該心滿意足了.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當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去的時候,它竟毫不領情.我剛一松手,它就快速地鉆了出來.再來,它還這樣.我生氣了,大聲喊道:"這樣還不夠好嗎 也能對起你啦!"誰料想,花花瞥了我一眼,竟然沖著我叫了兩聲.看著它那略帶憂郁的眼神,我心中暗想:也許花花在想念它原來的那個家——奶奶家吧,看來我們之間的感情還需要時間來慢慢培養.
例2:我拿起蒜槌就搗,可是蒜好像在故意捉弄我.我一搗,蒜就向碗邊滑去,怎么搗也搗不著.我心想,好調皮的蒜,看你這回往哪兒跑!我對準它,一槌子下去,呀!這回不但沒搗著,蒜反而蹦了出來.奶奶見了哈哈地笑起來,說:"我來教年."只見奶奶先把蒜放在案板上,拿起菜刀用力拍扁,然后放在碗里,再加點鹽,接著說:"這回你搗吧."我拿起蒜槌,一下,兩下,只見蒜乖乖地趴在碗底,一動不動.一會兒工夫,就被我搗得稀爛如泥了.
例3:來到老師家,只見她正坐在古箏前,一雙小手在箏弦上靈巧地撥動著,我看得眼花繚亂.媽媽說,老師彈的是《高山流水》.我覺得這曲調是那樣的和諧入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時而清脆,時而雄渾……一個個音符似乎變成了輕紗般飄動的云朵,又變成了艷麗奪目的彩帶.
【解惑信箱】
疑惑一:生活是個萬花筒,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著這樣或那樣的故事,是否我們經歷過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成為本次習作的寫作材料
絕對不可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雖多,但并不都符合本次習作的選材要求,像那些群體參與的大場面的活動,勞動,像那些學校見聞,社會見聞等都不在本次習作選材之列.本次習作強調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強調的是自己親歷后的"真情實感",文中的"我"不是一個冷眼的旁觀者,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參與者,感觸者,反思者.
疑惑二:如何才能讓自己筆下的故事吸引讀者,打動讀者,與"我"同呼吸,共命運
"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想吸引讀者就要在選取那些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來寫,讓讀者在柳暗花明中期待著新的發現.要想打動別人,先要打動自己,那就要看你所寫故事的真實性了,因為真實是文章的生命.好文章不是憑借空洞的修辭來完成的,而必須親切可感,樸實言語中可見情感之真誠!"情情相生",讀者讀著這樣的文章又怎能不"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