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號的魅力》教學設計
五年級下冊名著《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特色鮮明、異彩紛呈的綽號引起了我的思索:如何從名著中汲取精華、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綽號,學習運用綽號,起到思想上疏導提高的作用呢?我及時發現和捕捉這一敏感話題,并以此為訓練點,創設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使口語交際的過程成為學生提升思想、感情的過程,讓學生樂于表達,勇于表達,因為句句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在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文明交往。
二、口語交際的特點體現互動
在課堂教學的環節的設計中中,我有意識地設計師生和生生互動的口語交際實踐訓練。力圖體現口語交際課“平等對話”、“互動生成”的特點。在輕松情境的創設,不同層次的動態交流中,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交流中發展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口語交際的評價注重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感態度!闭n上,我采用送綽號的評價方式,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針對學生在交流過程的情感和態度給予點評。如:稱呼積極發言,表現踴躍的孩子是“金子”; 愛動腦筋的是“聰明的一休”,課外知識豐富的是“小博士”……激勵評價的同時,滲透綽號積極的作用及起綽號的方法。
設想與現實總會有差距。在本節課實際的教學中,口語交際的互動性體現不夠,雖有小組討論、同學之間的相互贈與及評價,但師生之間互動的頻繁影響了生生間的交流、評價和改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方面的培養也缺少具體的引導和提升。
每一節課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遺憾,而遺憾引發的思考和探索,是與學生共享交流快樂,使課堂擁有長久生命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