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貼圖形》教學設計
一、教材、學情分析
本課是江蘇省信息技術教材第17課《剪貼圖形》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對相同的圖形進行剪貼、復制和翻轉/旋轉的技巧。課本以畫風車為例,介紹了剪貼、復制和翻轉/旋轉的步驟,有利于學生自學。但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自學能力各異,可能有一部分同學在嘗試過程中會有困難。于是筆者把教材內容作適當改動,以主題任務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完成一幅草原圖。并通過評比星級小畫家的活動來完成。教學任務設置成三個層次:1.完成景物的復制,學會復制圖形。2.完成景物的倒影,學會翻轉圖形。3.完成風車的制作,學會旋轉圖形。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復制、翻轉/旋轉圖形的方法;熟練掌握復制、翻轉/旋轉等技巧。
能力目標:訓練學生在畫圖中綜合運用復制、翻轉/旋轉等技巧的能力;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表達、評價的能力和通過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多媒體的欣賞和圖畫的創作,進一步領略草原的美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復制、翻轉/旋轉等技巧在畫圖中的綜合運用。
教學難點:在創作過程中不同學生個性問題的指導與處理。
四、設計思路
本課將采用“任務驅動、合作探究”教學法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首先借助于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示學習任務。根據學生操作水平的不同,將任務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通過“爭做小畫家”、“評比小畫家”、“學一學”、“試一試”、“幫一幫”、“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將有關學習內容進行整合,拓展學習空間,豐富學生體驗。使學生通過實踐探索,鞏固畫圖的技能,體驗學習的樂趣和創作的成就感。并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知識整合能力得到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五、教學過程
(一)動畫激趣 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想去大草原嗎?(想!)就讓老師帶你們去看一看吧!
教師播放課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欣賞。
師:欣賞了大草原的美景,你想說些什么?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草原真美呀!草原好遼闊!)
師:說得真好!你想把這樣的美景畫下來嗎?(想!)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畫“美麗的草原”。
揭題:“美麗的草原”。
(二)任務驅動目標分級
1.觀察演示 明確要求(準備任務 打開素材 )
出示畫好的示范圖:“草原”。
師:如何來完成這幅草原圖呢?
師:有了我的見面禮,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出示素材圖:“草原”。
師:瞧!這是老師花了好長時間幫同學們準備的素材!景物和草地都準備好了!但是沒有很好地組合起來!怎樣把他們組合成完美的草原呢?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完成的任務!
課件出示:“芝麻開門 第一關:復制景物,爭做★小畫家”。
師:要做小畫家,先要準備一下,打開老師給你的素材“草原圖”。
出示要求:“準備任務 打開素材”。
(教師解說演示)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做!(學生跟著大屏幕練習打開素材)(教師巡視指導)
2.學習新知 互幫互助(★任務 復制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