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2)
第七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
練習課(第28頁的第7—11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課的鞏固練習,對所學的加、減法有一個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并且能夠熟練地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2、結合圖進行減法的對比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3、滲透辯證、統一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5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
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按數的順序填數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2、數的組成
□ 5 □ 5
2 3 1 □ 2 2 3 □
二、指導練習
1、p28頁的第8題
2、第一幅圖:讓學們認真觀察 :
3、1)4人小組的同學之間互相說圖意,再指名說圖意(一共有4條黃瓜,奶奶摘了二條,還剩下幾條)
2)要求還剩下幾條,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如何列式?請你在書中完成。3)全班集體評價
4、出示鐵鍬圖 教學方法同上
5、p28頁第9題
看圖把算式填完整。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再把算式補充完整。
6、請你用5-3和2+3各編一個小故事
1)先每個同學在自己組里編,再請人在全班編。
2)評一評:誰編的最好?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7、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第28頁的第10題。全班進行評價。
三、數學小游戲:回家
每個同學發一個數學小卡片,在黑板上貼上數字1、2、3、4、5,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卡片的得數,把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誰送得又對又快。
四、聽算
教師說算式,學生直接寫得數,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體訂正,對做得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五、作業本
第8課時:0的認識
【教學內容】0的認識
第29頁并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0頁1、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的兩種含義:表示沒有和起點。
2、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規范整潔的書寫0。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聯系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活動燈片二張
學具準備:1―5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誰?看他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一猜,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
(學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說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學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教師: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子,為什么有那么豐富的表情?讓我們數數看
1、提示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學生舉起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學生舉起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
師:什么也沒有用:0“來表示。板書:0的認識
2、發散思維,充分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