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有幾輛車》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通過解決有幾輛車這一問題,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會列出不同的算式,初步體會“加法交換律”的含義過程與方法:通過解決這一數學問題,初步感知從不同角度出發。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教學重點: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會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加法交換律“的含義教具準備:小汽車、掛圖、皮卡丘、紅花、卡片教學過程:一、創境準備1、(出示淘氣和笑笑圖片)你們認識它嗎?喜不喜歡他們?今天來到我們的課上和我們一起學習?2、師:他們是一個認真觀察、愛動腦筋的小精靈,它在上學的路,經過了一個停車場,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就把這個數學問題帶來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讓我們趕快來看一看什么問題,淘氣和笑笑是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愛的好朋友。課一開始就把它作為學習伙伴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探究發現(教師把講臺桌布置成停車場)㈠、引導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含義1、師:通過觀察你看到了什么?生:停車場的左邊有3輛車,右邊有2輛車:或者右邊有2輛車,左邊有3輛車。師:想提什么數學問題?生:停車場一共有幾輛車?師:怎樣列算式?師指著算式中“3、2、5”各表示什么?師: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生:都是等于5,不同的是交換了3和2位置生:所以我們說3+2=2+32、請學生用學生代替小汽車擺一擺。(從實際生活中的活動場面入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既提高了學生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又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較好地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參與意識。)二)、擺一擺師:笑笑認真觀察愛動腦筋,老師要獎給它小紅花。(師在黑板上貼出3朵紅花)。小朋友們也要向學習,你們能從這些紅花中提數學問題嗎?1、指名回答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列出算式師:小朋友們也表現得棒,老師也給小朋友們獎勵紅花。(師貼出3朵紅花)2、學生又根據教師貼的紅花,說算式(擺一擺的設計,教育了學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學生進一步體例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與 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三)、試一試⑴師引導生說圖意⑵小組合作完成⑶全班交流三、總結交流:通過你的學習,你在這節課中發現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四、鞏固練習1、單項練習⑴師: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拍手游戲。聽清楚老師拍幾下,然后你拍的和我拍的合起來要是⑵如:師拍:×生拍:師:誰能根據我們拍的次數列成算式?生:1+4=5 4+1=52、對比練習教師把第25頁中第2題的算式寫在卡片上,師舉卡片,生答3、應用練習 師:今天淘氣還給大家帶來一些小精靈算式,你想上來摘哪道就摘哪道,拿到算式的學生進行比較,沒拿到算式的同學做小裁判。(把第25頁第3題寫在卡片上)4、請學生模擬表演第4題5、引導學生理解圖意后,獨立列式計算全班交流(這題的不同列式有2+3=5、3+2=5、4+1=5、1+4=5只要學生能說出合適的理由,教師都應該給予肯定)(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趣味的練習,讓學生在玩,體會到時獲得成功的快樂。) 《摘果子》教學設計 目標預設:1、讓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意,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