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師:小貓原來有3條魚,請你們認真看,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是怎樣變化的呢?瞧:小貓來了! 生看課件(“小貓吃魚”片段2,3,4)。 2.師:你們喜歡“小貓吃魚”這個故事嗎?請你們同桌互相講講。(課件重放) 生同桌交流后教師指生交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感受減法意義。 (1)師:從“小貓吃魚”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 生可能問: 小貓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小貓又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小貓再吃了一條魚,還剩幾條魚? 以上一一在“小貓吃魚”課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師:你們能解決這些問題嗎?想一想,怎樣列式,在小組中說說。 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師巡視,引導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列式?”(著重說明減號前后各寫幾,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全班交流,并說明“你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3)看圖列式。 ○○○○/ 4-1=( ) ○○○/○/ ( )-2=( ) ○/○/○/○/( )-( )=( )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反饋并重點提問。 ①這三道題的4各表示什么?(表示原來有4個圓。) ②畫掉的圓是從幾個圓里畫掉的?(從原來的4個圓里畫掉的。) ③算式減號前面要寫幾?(寫4。) 2.探索思考,進一步感悟減法意義。 (1)課件出示第28頁“試一試”(套圈)。 1+3=4 4-( )=( ) 師:你能根據圖和所給的加法算式,列一道減法算式嗎? 生嘗試練習后小組交流,并說明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全班交流,生可能出現 4-1=3 4-3=1 (2)課件出示,說一說(吹泡泡)。 師:你們玩過“吹泡泡”游戲嗎?……看來,大家都喜歡“吹泡泡”,淘氣又在吹泡泡了。 請你們認真觀察這幅圖,并完成填空。 生填空后,小組交流,并說說這樣寫的原因。 全班交流,師對生不同答案予以評析。 (三)應用拓展 1.摘星星。請你說出★下面是幾,說正確的就能摘下一顆小星星。 2+3=★ 3+1=★ 3+2=★ 5-3=★ 2+2=★ 5-2=★ 4+1=★ 1+3=★ 1+4=★ 5-4=★ 5-1=★ 4-2=★ 2.算一算,做第29頁(課件出示)第2題。 讓生獨立完成后,引導學生發現規律。(以學生表述為主。) 3.講數學故事。(要求學生根據圖意,簡明地講數學故事,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數,先在小組內進行,再在全班交流。) (1)第29頁差幾個杯子。 (2)第29頁小雞吃米。(根據5只小雞分組吃米的不同情況,列出不同的加減法算式,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 《練習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熟練地口算出5以內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操作演示,初步學會整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游戲,寓教于樂 1、對口令游戲 5以內數的組成 2、“紅花配綠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