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說一說1+9=10這道算式里,1表示(左邊有一個蘋果),9表示(右邊有9個蘋果),10表示(一共有10個蘋果)。10-9=1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滲透整體與部分的思想。你們看,老師又把10個蘋果分成了2和8,你能像剛才那樣列兩道加法,兩道減法嗎?…… 師:你們解決了機靈狗出的難題,機靈狗說我們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它很佩服你們呢!五、課間手指操師:孩子們,其實我們身上就藏著有10,你發現了嗎?請伸出你的兩只小手,跟老師說:一只手,兩只手,一共十個手指頭。彎下1,還剩9;彎下2,還剩8;……玩手指,學數學,你說奇妙不奇妙?真奇妙!六、機靈狗爬臺階師:就在我們剛才在玩手指的時候,機靈狗的肉骨頭給一只老鼠搬走了!它把機靈狗的肉骨頭搬到哪去啦?(樓梯上)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幾級樓梯?(10級)機靈狗能不能奪回自己的肉骨頭呢?它出發啦!機靈狗爬了一級臺階,還有幾級?(9級)用算式表示是(10-1=9)學生說出算式后,背景音:加油!還有9級!機靈狗爬了2級臺階,還有幾級?……機靈狗憑著自己的努力奪回了屬于自己的肉骨頭,它可高興啦!七、小貓釣魚我們再來看看,機靈狗的好朋友小貓,它又在干什么呢?(釣魚)師:池塘里原來有多少條魚?(10條)接著課件顯示被小貓釣走了一部分(不看見),還剩下一部分(看得見,能數出來)。才被小貓釣走了幾條?你是怎樣想的?八、猜猜羅老師的手機號碼。你們知道羅老師的手機號碼是多少嗎?做完下面的題目,把得數按順序排起來就是老師的手機號碼啦!10-9=10-7= 10-3=10-1= 10-2= 10-8= 8-7= 10-10=8-8=9-6=9-8=學生完成后,集體匯報。師:你們真能干,憑自己的本事,知道了羅老師的電話號碼。以后同學有什么事就可以打這個電話給我。九、小結:師:把今天數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然后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編成算式明天過來考老師,或者考同學好嗎? 《操場上》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乘車》是一節新授課。它是北師大版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教材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上車、下車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感受生活里的加減混合的現實問題。在“練一練”中安排了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還安排了一幅可以列出連加、連減或加減混合算式的圖,意在讓學生體會生活里的數學問題的多樣性和答案的不確定性。由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1、觀察、聯系生活情境,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和運算順序。2、發展初步的計算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在教師指導下能提出并解決問題,體會生活中數學問題的多樣性和問題的不確定性。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情境圖并交流感受,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和運算順序。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正確描述圖中的動作過程。[設計意圖]1、營造研究與探索的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帶著渴望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要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進行探索”,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歸納和分析整理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2、營造讓學生多樣化學習的課堂氛圍,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數學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新標準下的數學教學,必須努力營造讓學生多樣化學習的課堂氛圍,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