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改實驗教材第2冊第五單元《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
確定位置
說課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2冊第五單元《確定位置》。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部分特別強調了內容的現實背景,強調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該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是學生在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背景分析
《確定位置》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2冊第五單元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是為第二學段(4~6年級)學習在平面內用數表示物體位置的基礎。“位置”這一教學內容具有豐富性、開放性和時代性的特點,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于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從整體上看我班的學生比較活躍,大多數學生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教師上課組織課堂紀律并不難,而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容易調動。
3、教學手段與技術準備
本節課以白板輔助教學,通過出示班級座位圖、動物圖、電影院座位圖、生字表,使學生通過觀察、小組內交流、合作學習。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現實的生活情景中 ,根據行與列確定并描述物體的位置。
(2)在探索與交流物體位置關系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實踐能力。
(3) 通過合作,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橫看為"行",豎看為"列",從"行,列"兩個緯度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2、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觀察角度與順序表述物體位置,感受物體位置的相對性.
五、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同學們,陽光小學的一年級1班今天新轉來了一名同學,他叫小軍。來了新同學首先要幫他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啊?(座位)
(課件出示座位圖,采用遮擋功能,逐步展示第1列、第2列……。)
看一看,老師把他的位置安排好了,誰能說一說他現在的位置?你能說說你的位置在第幾組第幾個?(指名說)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學生比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場景,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描述物體位置的經驗;然后通過交流,引發學生產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二)、新授:
(一)認識列
1、 剛才同學們在介紹位置時都說到第幾組第幾個,在數學里,組也叫列。
第一組就叫第一列,第二組就叫?第四列是第幾組?第五列的同學請舉手?第六列的同學請起立。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的對組的認識,很自然地遷移出“列”的新知識。通過讓學生找“第1列”的位置這一活動,然后根據圖中小軍的位置,有意識地讓學生說說小軍坐在“第幾列第幾個”,根據板書(第4列 第3個)說一說每一個數各表示什么,從而初步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