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第一課時說課稿
2、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⑴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
板書課題。
⑵ 聽看結合,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動畫,配音樂,渲染烘托氣氛。在輕松愉快氛圍中整體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內容的感性認識。隨后讓學生說出本課講了哪幾種可愛的小動物,貼出圖片,再讓學生在觀察中提出問題:“這些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激發學生樂于探究的興趣。在反饋說的時候,讓學生說清所發生的事,其實也就是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把握。
3、在讓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做到:
一要求明確:
⑴ 認真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一次讀不通再讀第二次。
⑵ 讀好課文,想想哪里最難讀的地方,再讀上一次。
⑶ 讀通課文后,想辦法記住本課要認讀的字。
二要給足時間:
對于低段的孩子,學習課文能力不強,不給足時間,將學會偷工減料,無法達到自讀自悟的效果。
4、學習生字: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識字環節,對于一年級下冊的孩子,他們掌握了較多的識字方法,而且有了一定的組織能力,這個時候讓他們小組合作識字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但是這種學習方法常會流于形式,因此在組織學生自主識字,一定要做到從細微處著眼,進行指導,分工明確,讓每個學生承擔著不同的學習任務。如:組長管紀律,組員有的管理生字卡片,有的記下好方法,有的記下難以識記的字。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集體,每一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才能和諧地交流、合作。
5、交流反饋生字學習情況:
在反饋交流時,除了讓學生提出難記的字時,還要讓學生反饋,用什么好辦法記住了生字,這樣做:一是讓學生學會傾聽,二是償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在學生介紹的好方法中,這些好資源教師不要浪費,要進行總結、強化,讓學生逐步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如:
⑴ 歌謠識字:
① 目爭睜,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時。兩字合一字,好記好認識。
② 感謝要有心,誠心才感人。感謝有言行,“謝謝”最好聽。
⑵ 猜謎識字:
① 根:很字兩人離,木棍左邊立。
② 非:一排小朋友,個個背著手。一排變兩排,看看沒有手。
⑶ 做動作識字、偏旁歸類識字熟字帶生字:
① 蓮:草字頭,是植物。小草綠,荷花紅。最美麗,是睡蓮。蓮葉綠,蓮花紅。
② 激:灑水潑水三點水,石落水池激起水。水池水多石頭大,激起一片水花花。
③ 趴:足字旁,在左邊,一撇一捺右邊站。跑要足,跳要足。蹲著趴著都要足。
④ 急、感:心字底,下面站,不慌不急心不亂。學朗讀,要動情,讀出感情才好聽。只有及時鼓勵,讓學生不斷體驗到主動識字的樂趣,學生才會更愛學習生字。
6、再讀課文,讀準讀通:
朗讀是傳統語文學習的方法。作用在于:用形象化的口語表達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藝術手段,是培養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