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說課稿
一、說課步驟:
1、說教材 2、說學情 3、說教法 4、說目標、說重難點 5、教學過程 6、板書設計
二、說教材
本文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識字七第二十九課.這是一篇講述誠實、誠信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述老國王以花種為契機來選舉新任國王的故事。國王要求:誰能種出最美的花,誰便是他的繼承人。規定的日期到了,手捧空花盆的熊日成了繼承人。原因是什么呢?在文中最后一自然節把這跌宕懸念作了解答,結果是,老國王發給孩子們的花種是煮熟的。
這則寓言故事在成年人看來,寓意一目了然,主要講述了誠實、誠信品質的可貴。但是,讓一年級的孩子來讀這個故事,他們未必輕而易舉就能理解寓意,因為學生對于煮熟花種不能發芽這一常識不理解。因此,我布置預習時,我就會讓他們收集一些關于種子發芽的資料自行閱讀,這樣以來就便于學生們對國王的做法理解,也可更好領悟、接受課文寓意。
三、說學情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的識字七的一篇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主要是認知能力的形成和培養的過程。但這個過程就需要老師很好的發揮自身的專業素養,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和點撥者。點撥他們學習課文的方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閱讀學文的習慣,組織他們進行語文學習。又由于是低段教學,一年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把趣味性學習融入到課堂中,使孩子們在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收獲知識。
四、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養成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語感。閱讀是一個個性化行為,因此要以學生的閱讀來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使他們有所思考和感悟。同時我還要創設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環境。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讀中悟字、悟文、悟懂寓意— “誠實、誠信品質的可貴。”
五、說目標、說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及文中帶生字的詞語。
1、認識“盆、位”等12個生字。
2、會寫“分、要”等6個字。
(二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詞語和課文意思的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明白誠實、誠信的重要性,愿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二、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好德行。
三、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的內涵,真正知道誠實的含義。
六、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三、深讀課文,感知課文重點。
(一) 合作探究,深入體會課文。
(二) 體會故事內涵,感受誠實品質的可貴。(對比學習,拓展學習)
(三) 創設情境,鞏固知識。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第一課時
• 一、導入
•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童話聽故事嗎?你們知道哪些童話故事啊?
• 今天,老師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