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那我們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國王看到鮮花為什么不高興,看到空花分盆卻高興了呢?
生:為什么要選雄日當繼承人?
生:國王不是說了要選種出最美的花的孩子當繼承人的嗎?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無知時,最能誘發好奇內驅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意愿。因而在課堂上我提供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他們發現問題,提出不懂的地方,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使學生養成善于發現問題的習慣,從發現問題到探索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師:我帶著這些問題再將第三自然段讀一讀。
師:知道了國王不高興的原因,那誰知道國王高興的原因。
生:因為國王覺得雄日很誠實。
師:那我們再笑著、高興地讀一讀這個句子。(生齊讀。)
師:國王聽了,他聽了什么話呢?
生:雄日說他給種子施肥、澆花卻不開花。
師:是呀,這就是雄日培育花種的經過。當國王聽了卻高興地說:“你就是我的繼承人,國王高興的原因還有什么?
生:雄日十分用心,所以國王很高興。
生:他沒有換種子。
生:如果當國王不用心、不誠實,老百姓就過不上好日子。
師:所以國王十分高興,可他在前面卻宣布誰能培育出最美的花就選誰當繼承人。(生齊讀。)
師: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國王讓他們用這些種子,不能換種子。
生:雄日沒有培育出最美的花呀!
師:為什么國王選了空花盆的雄日呢?
生:國王想考考大家。
師:你從這篇課文里讀懂了些什么?那到底什么是最美的?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吧。
生:國王認為孩子們的誠實是最美的。
師:雄日就是這么一個誠實的孩子,我們小朋友也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師:今天咱們讀了課文,雖然課文中這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沒有種出鮮艷的花朵,但是他卻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板書:誠實。讀一讀,讓我們把這個詞讀到自己的心里去!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在閱讀中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說說從這篇韻文里讀懂了些什么,就是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
【自我反思】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我努力創設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去說,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讓他們主動質疑、學會質疑,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努力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本堂課中,我一直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讀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體驗。教師始終作為引導者,點撥學生有重點地讀,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這堂課中,我一直都是讓學生從“讀――理解――再讀――感悟。這篇課文作為低段的學習課文篇幅較長,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學習有一定的困難。此堂課中,我采用進入情境讀的方法,提高了學習效率,提升理解水平。最終讓學生自己通過與文本之間的交流,體會到了最美的花是“誠實之花”的道理,突破了這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