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小公雞
1、主題:借助小公雞與老牛、青蛙、蜜蜂、爸爸的談話及小公雞的行動,讓學生知道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心,激發他們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關鍵信息:a、識字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驗過程,老師只起引導組織的作用。b、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體驗交流心得,把教學活動與語文知識能力的學習方法和學習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整合一起。
三、學習者分析:一年級學習已具備了簡單的識字認字能力,但對于個別生字還是記不住,明白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但在情感上并不樂于助人。
四、學習目標及其對策
1、讓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13個生字、15個生詞,學寫12個生字。
2、通過讀課文,讓學生從中悟出幫助別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1、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導而不演,把時間放給學生,把機會讓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手、眼、口等各感官,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主人,利用各種手段活躍學生思維,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適時引導學生做學生完善人格的優化者與合作者。
2、采用“自學——質疑——釋疑——感悟”模式展開教學。
3、教學評價方式:
a、通過初讀,檢查互幫互學情況。
b、通過整體認讀,檢查識詞情況。
c、通過閱讀質疑,檢查運用詞語與感情感悟詞語情況。
六、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選用:采用“運手畫一畫”、“多媒體、詞卡”等手段強化效果。
七、教學和活動過程:
a、準備階段:詞卡、水彩筆、畫雞的媒體課件。
b、教學活動敘述
1、背古詩導入課題
a、背《畫雞》
b、出示小公雞圖,這是一只“快樂的小公雞”。
c、讀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互幫互學。
a、讀課文用“”標出不認識的字,用自己認為可行的辦法試著解決。
b、同桌互讀互教,標出自然段。(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自學什么字或教同桌什么字)
c、請同學分段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找找哪些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詞。
d、學生說詞,教師出示(貼)學生所講的詞語。
e、交代學習任務:這節課我們的學習任務是通過讀課文識詞認字,從而了解這個故事。
3、整體認讀,讀中時詞認字。
1、認真地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師話機引導,在讀中悟,讀中解決問題)
(1)苦惱——快樂,是一組反義詞。
(2)小公雞向別人請教怎樣才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