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1》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導入
1、玩我指你說的游戲:教師指身體的某一部位,學生說出相應的名稱。
2、出示識字圖片,復習上一節課學的8個漢字。
3、導入:這一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認一認1》,下面,先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讀一段兒歌,想一想這一段兒歌寫了哪些東西。
紅日圓圓,月牙彎彎,河水清清,火苗紅紅。
石靠著石,山連著山,一堆堆土,一方方田。
4、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并結合學生的回答適當進行點評,然后告訴學生這些字就在書本第11頁。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復習上一節課所學的知識,鞏固識字效果。通過聽兒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輕松愉快地氣氛中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結合圖,指導識字。
1、學生自由認讀書本第11頁的漢字,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圖和以前的知識,看一看圖,認一認字,能讀幾個就讀幾個,看誰認識的字多。
2、反饋學生自學的情況。
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相機出示識字圖片,圖文結合,指導學生認讀漢字。
▲認讀“金”
(1)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前鼻音,指讀,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
▲認讀“木”
(1)教師出示圖片,指導學生看圖,認識“木”字,指讀,齊讀。
(2)區分木”和“目”,告訴學生:這兩個字讀音一樣,字形不一樣,不要混淆。
▲認讀“水”
(1)教師出示圖片,指導學生觀察圖,認識“水”字,注意讀準翹舌音,范讀,跟讀,開火車讀,齊讀。
(2)用“水”字開花。
(3)教育學生節約用水。
▲認讀“火”
(1)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指導讀準“火”的音,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指讀,齊讀。
(3)教育學生不能隨便玩火。
▲認讀“山”
(1)教師畫出山的古文字,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先,就用這最簡單的線條畫出了山,這就是古時候的“山”字。
(2)出示“山”的識字圖片,認識“山”字,指導讀準音,指讀,小老師領讀,齊讀。
(3)學生動筆畫一畫自己看到的山,教師適當點評。
▲認讀“石”
(1)教師出示大小不一的石頭,引導學生認識石頭。
(2)出示石的識字圖片,指導學生讀準“石”的讀音,注意讀準翹舌音,范讀,齊讀。
▲認讀“田”
(1)教師出示識字圖片,范讀,學生齊讀。
(2)出示生字簿,告訴學生生字簿里畫的都是田字格。
▲認讀“土”
(1)教師出示收集的黑土、黃土,告訴學生這就是土。
(2)范讀,指讀,分組讀,注意第三聲讀到位。
3、指導學生擊節誦讀金、木、水、火、山、石、田、土8個漢字。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把認字與看圖緊密結合起來,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讀準每個字的音,同時,也把漢字和學生生活經驗中所認識的事物掛起鉤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四、玩游戲,鞏固識字
1、猜謎語
十加一。(打一字:土)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打一字:木)
口里加個十,分成四小格。(打一字:田)
2、找朋友。教師發下生字卡片,請一學生說:我找“金”,我的朋友在哪里?持“金”字卡片的學生則舉起卡片說:我是“金”,你的朋友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