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教案(滬教版)
[學情分析]
學生在接近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已具備了較強的識字能力,在對“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詞義的理解上應具有一定的日常經驗,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說話能力,學生在故事內容的把握上并無難度,重點在于道理的揭示以及注重說話能力的培養上。
[教學目標]
能借助拼音讀準“釣、帶、媽、邊、蜻、蜓、著、空、捉、意”8個生字的字音;在老師的指導下會描寫漢字“意、捉”。
借助拼音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做到不唱讀、不頓讀,按標點停頓。
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展開想象,根據感受到的道理練習續說“小貓聽了媽媽的話,會怎么做”。
[教學重點難點]
能獨立運用各種方法主動識記“釣、帶、媽、邊、蜻、蜓、著、空、捉、意”8個生字。
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教學準備]
準備有關小貓釣魚的圖片,“小貓釣魚”的游戲用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課文:
1、呈現一幅小貓釣魚的圖片說說誰在干什么?(鼓勵學生回答時把話說完整)
2、根據回答出示句子“貓媽媽帶著小貓在河邊釣魚”。(個別讀、齊讀)生字帶上拼音。
3、學習句中生字“媽、帶、著、邊、釣”(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媽”可以換部首,“邊”可理解字義,“釣”和“鉤”進行區分,另外可看圖識記。
4、揭題讀題。
5、說說看了這幅圖他們還想知道什么?(小貓釣到魚了嗎?)
6、聽錄音,思考小貓釣到魚了嗎?
過渡:師:小貓為什么沒釣到魚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接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的小朋友獎勵一條小魚粘紙。
教師在正音時可隨機學習“蜻、蜓”“蝴、蝶”,(滲透蟲字旁)
3、學習“女字旁”。
三、指導描寫字
1、觀察筆順框,了解“路、法”的筆順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字詞
(二)學習課文,感知內容:
1、朗讀課文,想想小貓為什么釣不到魚?
2、根據回答出示詞語“三心二意”。(學習生字“意”)
3、小貓釣魚時三心二意的表現是怎樣的?自由讀讀2、3小節,用直線劃出有關句子。
4、個別讀句子,男女生讀句子,齊讀句子。
5、練習說話:一只蜻蜓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心想_________,就去捉蜻蜓。一只蝴蝶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心想__________,又去捉蝴蝶。
6、師總結:像小貓這樣,在釣魚的時候,一會去捉蜻蜓,一會去捉蝴蝶,這就叫做三心二意,正因為它三心二意才沒能釣到魚。
7、小花貓釣不到魚,心情怎樣?(出示第四小節)指導朗讀。
8、小花貓三心二意釣不到魚,那貓媽媽釣到魚了嗎?為什么?(引導說出“一心一意”并板書)
9、你想對小貓說些什么呢?讓我們看看貓媽媽是怎么說的吧!引讀第五小節。
10、師生配合讀文、小組分角色朗讀、小組分角色表演讀。
11、自主學習剩下生字“捉、空”,老師抽卡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