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復習四》教學設計7
【教材說明】本節復習有四項內容:
1、看圖拼音,把圖上的動物恰當地和音節連起來。共有六種動物:丹頂鶴、獅子、孔雀、大熊貓、長頸鹿、老虎。
2、讀音節詞語:手絹、雨傘、望遠鏡、草帽、跳棋、面包、水壺、餅干、水果。再將自己秋游時想帶物品的音節詞語涂上顏色。
3、看圖講故事。圖中有音節提示。圖意是:小兔要過獨木橋去學校,正好遇到河對岸的猴伯伯帶著小猴也要過橋。它們怎樣過橋?讓學生發揮想象把故事講完。這是一項觀察、思維、表達地綜合訓練。
4、鞏固已認識的字。這些詞只要求學生會讀,不要求書寫。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地主體,語文課程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地學習。通過小組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掌握知識,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我本著“生活是教學的源泉”這一精神實質來設計本課,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內容的溝通,拉近了學生生活和教材內容的距離。同時,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和英文歌曲合理利用,加強了學科之間的整合,使得語文課堂變得開放而富有創新的活力,我在努力追求一種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漢語拼音《復習四》(第二課時)p40讀讀連連、p41讀讀畫畫、p41我會講、p42我會讀。
【教學目標】
1、復習韻母和音節,能熟練拼讀,并能自學音節和根據漢語拼音認識事物。
2、鞏固學過的字詞,初步知道漢語拼音的重要性。
3、根據圖片能夠講簡短的故事,滲透互相謙讓、懂禮貌的好思想。
【教學重點】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知識,學會帶調拼讀。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動物頭飾。
3、p40讀讀連連的音節及相應圖片(多做幾套,達到每個學生一張)。
4、彩筆。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求知欲
大自然的景色奇妙無比,同學們想去旅游嗎?在這秋高氣爽、楓葉紅透的季節里老師帶大家一起到沈陽的野生動物園去看一看,好嗎? 學生根據自己情況回答。 通過學生喜歡事情引入,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學習之中,而且沒有一點兒壓力和厭煩。
二、形式多樣、快樂拼讀
〖活動一〗
1、 咱們商量去動物園應該帶些什么呢?
2、 來看看李老師準備的全不全?(課件)
3、 你們的背包里都帶了哪些物品?選擇要帶的涂上顏色。
4、 你還想帶哪些物品,書中沒有準備的?
5、 帶好物品出發了!
英文歌曲《you can come,too》(課件) 學生介紹自己想帶的東西。
學生拼讀物品名稱。
小組四人合作學習,選擇要帶的物品涂顏色,并說明理由。
學生根據自己情況回答。
學生起立一起唱英文歌曲并加以動作。
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電腦動畫演示,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借助小組的力量拼讀音節,給孩子創造一個與人交往的機會。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語文與英語的整合。
〖活動二〗
1、動物園到了,我們買票入園了,這是什么?(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