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及評析
4、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例如“胖、圓、活”可采用熟字加上或換上一部分的方法,“數”是個多音字 ,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讀準字音,在本課中讀第三聲。其他的字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組詞或聯系生活實際來識記。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使之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有機結合,互為補充。所以,在識字環節,我組織學生通過自主識字、合作交流、集體大交流的方式,,來達到動靜結合,提高識字的效率,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反饋識字情況。
(1)帶拼音讀生字。讓學生通過開火車的游戲形式讀準字音。
(2)摘掉拼音帽子,讓學生讀生字。
(3)把生字放到詞語中,讀準生詞。
(4)出示課文中帶生字的句子,把生字和句子讀準確。
[點評:這個教學環節,為學生創設了識字的情境,通過多種游戲形式,鞏固了生字,避免了生字的回生現象。]
三、仔細觀察 寫好生字
師:同學們可真能干,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寶寶,其中有四個生字寶寶還沒和我們親熱夠呢,它們還想讓我們會寫它們,大家愿意嗎?(課件演示把“巴、黑、皮、全”四個生字變成紅色。)
1、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田字格中的這四個字。
2、教師重點指導“黑”字,然后放手讓學生揣摩、練習其他的字,交代“全”字是“人字頭”。
3、互相檢查、反饋寫的字,師生共評并加以修改。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識字和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因此我加大了對寫字的指導與檢查力度。]
[點評:在寫字這個環節中,教師先“扶”后“放”,并及時反饋、及時修改,使寫字這一教學重點得以有效落實。]
四、朗讀課文 學會觀察
1、請同學們數數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然后同桌分自然段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朗讀情況。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大家來評議。
3、組織學生反復讀第二自然段,想想課文是怎樣寫出了大熊貓的樣子很可愛的。
4、組織交流描寫大熊貓樣子可愛的詞語和句子。如“胖胖的”“短短的”“ 圓圓的”,并且再引導學生說出類似的詞語。
5、指導學生讀出大熊貓的可愛。
6、播放大熊貓的生活錄象片,感受大熊貓憨厚可掬的形象,學習用課文中的語句來描述片中的大熊貓。
[設計意圖:以讀為本,以讀促說,是我一貫所堅持的做法。學生通過讀,理解了語言文字,發展了思維,培養了語感,積累了語言,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讀文,在學生的頭腦中浮現出了生動立體的畫面,感受到了大熊貓的可愛,在讀中有所思、有所悟,尤其是后面的組織學生看錄象片說話的環節,使學生積累的語言得到了運用,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整體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始終遵循著這樣的理念,即以學生為主體,以讀書為主線,因此在導入環節,我讓學生充分地說出自己眼中的熊貓;在識字環節讓學生充分地交流自己的識字竅門;在讀書環節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就這樣,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了,寫字習慣養成了,詞語積累了,語句運用了,總之語文的素養慢慢地提升了。
語文百花園五
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