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及評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用喜歡的方式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井、為、因”三個字。學習新部首“方框”。
2、了解課文內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認識這只聰明、勇敢的小青蛙。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 引入課題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你們聽!水邊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著綠大衣,伸出舌頭把蟲抓。
學生答。
2、出示青蛙圖片,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青蛙?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只快樂的小青蛙。
【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信心,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 識記生字
為什么說這只小青蛙是一只快樂的小青蛙呢?相信通過以下的學習你一定會找到答案。
1、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停下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然后把新的生字圈出來。不會的可以和同學、老師請教,用喜歡的方法記住他。
【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用喜歡的方法識字,突出人文性!
2、生字寶寶看到了大家學的很認真,它很想知道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他的。
3、全班匯報,說出識記生字的方法,并給生字寶寶找朋友。(拼一拼、換一換、減一減、猜字謎、生活中識字、順口溜、提醒易錯字音。)
4、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通過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搶讀等方式強化識字。
5、生字寶寶高興的把帽子摘掉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多種形式讀)
6、生字寶寶說:“你們讀的棒極了!它又悄悄的藏到課文里,再讀課文,感知內容。”(互相正音,重點強調本文“為”讀第四聲)
【語文課標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此環節有效地引導學生互幫互學,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讓學生當小老師,形成生生互動。】
7、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你怎么看出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青蛙?
學生答:(掉進枯井、不急不慌)
出示圖片,理解“枯井、不急不慌”誰愿意帶著這種心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指導寫字
1、學習新偏旁“方框”。
2、出示“井、為、困”三個字,指導讀、給生字找朋友,強調多音字“為”。
3、教師范寫,邊寫邊講解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在書后面的田字格完成生字。
5、學生互評。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已經和小青蛙相識了,那么你們應該向它學習什么呢?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伯、吧、點”3個生字,學習新偏旁部首“四點底”。2、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讀中感悟,小青蛙為什么掉進井里還有心思唱歌。
3、學習了小青蛙樂觀地對待困難,積極想辦法戰勝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小青蛙的勇敢與聰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這只快樂的小青蛙,它遇到了什么困難?它的表現怎么樣?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23課《快樂的小青蛙》
【讓學生回憶課文,再現情境,使學生集中精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讀中感悟 體會情感
1、再讀全文 , 整體感知。
2、學習課文2~6自然段
你們知道是誰救了小青蛙嗎?大聲朗讀課文2~6自然段,找一找大象伯伯向小青蛙提出了哪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