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設(shè)計及評析
【評析: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設(shè)計,一般大都以逐段分析的方式帶領(lǐng)學生進行學習。以上環(huán)節(jié)教師打破了那種老套的模式,而是采用由一個中心問題的思考引向課文內(nèi)容的發(fā)散式學習的模式,從而避免了禁錮學生的思維,也留給教師自己一個可以發(fā)揮的空間。】
5、補充資料,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師配畫面朗讀)
【誠信故事一: 《誠實的花朵》
有一個國王因為沒有孩子,就想找一位誠實的孩子做王子。他對前來應(yīng)招的孩子們說:“今天給你們一粒種子,三個月后,看誰能給我種出最美麗的花,誰就是王子了。”三個月過去了,聰明的或伶俐的孩子們捧著一盆盆五彩的花兒,前來參加最后的競爭。只有一位小孩盆中空空、淚眼漣漣:“尊敬的國王,我每天辛勤的澆水,細心的施肥,即使睡覺,也把花盆摟在懷里,但是,我卻什么也沒種出來……”國王聽了哈哈大笑:“誠實的王子呀,你不會種出任何的花草,因為我給你們的,都是炒熟的種子呀!”
故事中,孩子靠誠實做了王子。......
誠信故事二:《守信用的小男孩》(可建議學生課后閱讀)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xù)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么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仆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于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nèi)タ茨愕母绺纾 比チ四泻旱募乙豢矗依镏挥袃蓚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
孩子們,聽了這兩個故事,你們喜歡故事中的這兩個小男孩嗎?是啊,誠實守信是做人最重要的美德。就像小熊和小鹿那樣,說過的話一定要算數(shù),即使因為一些事情不能及時兌現(xiàn)自己的話,也要及時解釋。同時,對于別人不是有意的“失信”,我們在了解情況之后給予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美好、和諧的大家庭之中。
【設(shè)計意圖:語文學習是一種建立在廣泛閱讀基礎(chǔ)之上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閱讀量做基礎(chǔ),同時,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定量的閱讀強化。因此,在語文課上選取適合學生閱讀的相關(guān)課外故事,或通過教師的朗讀,或通過課外推薦,均可收到事半功倍、一舉多得的效果】
【評析:《新課標》指出:“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yīng)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chǔ),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chǔ)。”安排拓展閱讀的環(huán)節(jié),以小故事的形式出示相關(guān)課外資料,既滿足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求知欲望,又較好地體現(xiàn)和完成了本節(jié)課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這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