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及評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守信用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讓學生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一個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養成好習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情趣導入:
1:教師出示課件。孩子們,一列小火車滿載著我們上節課學習過的生字寶寶向我們開來了,看看誰能把它們從火車上請下來,幫助我們學習?(學生認讀上節課學習的詞語)
高燒 沒關系 爸爸 趕緊
商量 答應 小熊 小鹿
2: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0課(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名讀課文,請哪位同學們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他們的那些言行說明他們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二、細讀課文,感悟內涵
(一)品讀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讀,提問:媽媽要帶小熊去奶奶家,他高興嗎?從哪兒能看出來?
2、你什么時候也會樂得直打滾兒?試著讀出小熊的高興(強調:直打滾兒讀法)
3、齊讀第1自然段
(二)學習2―4自然段
小熊這么想去奶奶家,為什么又沒去呢?
1、指名讀2―4自然段,其他人劃出對話。請同學們匯報.(強調:答應)
2、媽媽是怎樣和他商量的?小熊又是怎樣說的呢?他為什么這樣做?
3、指導朗讀 :“我不能去奶奶家了”“不行”應該怎么讀?指名讀。
4、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要注重讀,特別是學生自己的讀,通過讀來培養學生的理解、感受、感悟等多方面能力,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讀,感受小熊當時的心情,能讓自己入神入境.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情感、情調,所以要有不同的讀法讀出不同的味道。】
(三)學習5―6自然段
指名讀這段內容思考:
1、(課件出示圖2)媽媽走了,小熊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來。你看,小熊兩眼直直地盯著墻上的鬧鐘,聽著嘀嗒嘀嗒的聲音,開始,他會怎么想?
2、可是,鬧鐘走了一圈,小鹿;鬧鐘又走了一圈,小鹿還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去奶奶家都回來了,小鹿仍然。這時,小熊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媽媽都回來了,可小鹿還沒來。 )3、小熊感到失望極了,你也曾有過失望的時候嗎?說一說。
4、試著讀讀第6自然段,提問:怎樣才能讀出小熊的失望呢?
【評析:通過圖文對照,讓學生更能感受小熊的期盼和焦急的心理,便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7―8自然段
小鹿為什么沒有來找小熊?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七、八自然段,誰愿意來讀讀呀?
1、小熊明明失望極了,那么生氣,為什么會對小鹿的爸爸說“沒關系”呢?從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新 課 標 第 一網
2、默讀小鹿爸爸的話,說一說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師生分角色讀7、8自然段(師飾小鹿爸爸,生飾小熊)
4、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是呀,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的話,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作出解釋。
【設計意圖: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閱讀教學主要目的是不僅讓學生能讀懂文章,還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會讀書,讀中體會,讀中感悟,邊讀邊想,抓住懂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他們以后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