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我家來》導學設(shè)計及評析
導學內(nèi)容:九年制義務教育人教版小語教材第二冊口語交際課《請到我家來》。
導學目的:
一、能正確說出自己家的具體位置。
二、能和同學友好交往,熱情待人。
三、在語言環(huán)境中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日語交際能力。
導學重點:
一、讓學生清楚地表述自己家的準確位置。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在課堂上無拘無束地表達。
導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分步練說。
(從師生互相介紹,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家里有沒有你最喜歡的玩具、小動物或者別的什么東西?說出來讓大家聽聽好嗎?
(生說)
師:小朋友說得這么好,我真想到小朋友家去看看。想不想讓我去呀?
生:想。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邀請我?怎么邀請呢?(板書:怎么邀請)
(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共同小結(jié):生活中我們邀請人家的時候,要注意稱呼(禮貌)、時間(準確)、邀請地點(清楚)、干什么(內(nèi)容具體),這樣我們就學會邀請了)
師:小朋友熱情地邀請了老師,我很高興,也很樂意去小朋友家做客。那你們家住在哪兒呢?(板書:家住在哪兒)
(小組互說,指名說。在說的基礎(chǔ)上,師生小結(jié):我們在說自己家住在哪兒的時候,只要說清楚家在哪條路。哪個家屬院、住幾號樓幾單元幾層,被邀請人就能找到我們的家)
師:小朋友的家住在哪兒老師已經(jīng)清楚了。如果從學校出發(fā),到你家去該怎么走呢?(板書:怎么走)
評:這個說的環(huán)節(jié)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他們的方位感不是很強,對標志性的建筑物認識的也不多。因此,教師要下工夫啟發(fā)學生采取多種渠道“走”,如坐出租車,打電話約好到共同熟悉的地方接送等等。
師:我認識一個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王新,他不僅熱情地邀請小朋友到他家去玩,還能把自己的家住在什么地方。怎么走說得很清楚,想不想認識王新呢?(引出課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對話練習)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整體訓練。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的熱情很高,我也確實想去小朋友家做客。這樣,現(xiàn)在你們正式邀請老師,看誰能把老師邀請到你家去。
(創(chuàng)設(shè)情境;王老師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yè) ……)
生:王老師,星期天中午請您到我家做客,好嗎?
師:好啊!你家住在哪兒?
生:我家住在經(jīng)三路15號院2號樓3單元6樓東邊。
師:哦,我知道了。從咱們學校出發(fā)到你家去怎么走?
生:出學校門往右走,過一個路口往左拐,走到經(jīng)三路上往右拐,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個“家家樂”超市,我們家屬院就在超市右邊。
師:好的,謝謝你的邀請。星期天中午見!
評:因為有前面分步練說的基礎(chǔ),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得很好,孩子們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訓練得很好!
師:除了面對面地邀請老師或同學到你家去玩,還有哪些邀請方式,請小朋友說一說。
生:電話邀請。
師:對,小朋友會不會打電話呀?
生:會。
師:好吧,下面就練習打電話邀請老師。同桌先互相練一遍,每個小朋友當一次老師。
(師拿出電話模型,讓兩名同學表演)
師:其他小朋友看看他們表演得好不好。
(表演開始:一天晚上,王老師正在家看電視,電話鈴響了)
師;喂!請問找哪位?
生:我想找王老師。
師:我就是,你是誰?
生:我是小明,明天中午我想請您到我家做客。
師:對不起,明天中午我沒時間呀。
(小明摸了摸腦門,一時不知怎么辦,其他小朋友躍躍欲試。一位學生:約后天中午。另一位學生:你問問老師什么時候有時間)
生(小明):王老師,您什么時候有空兒?
師:后天晚上吧。你家住在哪兒?
生:我家住在金水路16號院。我不知道幾號樓。
師:那怎么辦?
生:(想了一會兒)到院門口時您給我打電話,我去接您。我家的電話號碼是:5716263。
師:好吧。謝謝你,后天晚上見。
(師生評議后,師又找兩位同學表演)
師:我們現(xiàn)在學會了邀請別人。小朋友,你們內(nèi)心最想邀請誰,現(xiàn)在給你們機會,你就熱情地邀請他吧。
生:我想邀請“小燕子”趙薇到我家做客。
生:我想邀請在座聽課的老師……
師:勇敢的孩子,可以邀請你們的老師或好朋友。
評:因為孩子們學會了邀請,他們敢說、想說、樂意說,都是大大方方的。有幾個孩子熱情地邀請了后面的聽課教師,受到大家的好評。
師:小朋友不但面對面地邀請了老師,還有的打電話相邀,小朋友們的熱情確實打動了我。下個星期天的中午,我會沿著你們告訴我的路線到你們家去,到時候你們?nèi)绾握写夷兀浚ò鍟喝绾握写?BR>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學生表演。
(敲門聲)
師:小亮在家嗎?
生:老師,您請坐。
師:還沒開門成怎么進去呢?
(生笑,開門讓座。生拿茶杯倒水)
生:老師,請喝水。(單手遞給老師)
師:(笑)我不敢喝,誠心不足。
(生趕快雙手捧杯,遞到老師面前)
師:謝謝你。
(生拿香蕉剝開皮雙手遞給老師)
生:老師,請吃香蕉。
師:你真有禮貌,謝謝你。
(同桌練習演說)
師:(總結(jié))通過這堂課的練習,我們學會了邀請別人,學會了招待客人,還學會了與人交往,真是好樣的。在交流中,我又發(fā)現(xiàn)了咱們班小朋友更多的優(yōu)點,你們不僅熱情、友好,而且聰明、勇敢。感謝小朋友們的真誠相邀,有時間我一定去小朋友家做客。謝謝孩子們!
評:整節(jié)課在輕松的談話中進行,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也給孩子們帶來了開心的笑聲,無拘無束中孩子們說了,笑了,也練了。
附板書:
怎么邀請
請到我家來 家住在哪兒?
怎么走?
如何招待
總評:
這是一節(jié)生動的課。好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十分投入地表演,認真、仔細地練說……如不是親眼所見,真是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在上課,這分明是在生活、在游戲、在玩樂。
教師步步引領(lǐng),學生積極邀請——態(tài)度誠懇,語言清晰,介紹準確,招待周到。本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展現(xiàn)了教師點、撥、導的能力。課堂上,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打開了思維,展開了想像,張開了嘴巴……整個導學過程式訓練過程,便是學生思維的過程和口語交際的過程。
可以說,這節(jié)課目的明、主意新、構(gòu)思巧,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教師教改的新觀念。整個口語交際的課堂設(shè)計,都是在學生原有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基礎(chǔ)上進行構(gòu)思的,意在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能力。
(此課于2001年4月在鄭州市青年教師優(yōu)質(zhì)課評比中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