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五線譜)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2、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了解嗩吶的構造、音色特點及其表現力。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錄音機、嗩吶、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聆聽《百鳥朝鳳》音樂
導言引導學生思考。
(1)樂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
(2)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過?在什么地方聽過?
(4)嗩吶演示。
1、用心聆聽、體驗。
2、表達聽后的感受。
(1)情緒歡快熱烈、生動而有趣。
(2)嗩吶的特點: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曠。
(3)民間節慶、婚喪喜事和戲曲場面。
讓音樂調動學生的感受力,挖掘學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課題。哼唱主題音樂。
引導學生思考:
(1)鳥類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還可以起其他名字嗎?
1、動物中的大王是獅子,鳥中的大王是鳳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虛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鳥朝鳳、萬鳥朝鳳、眾鳥朝鳳等等。
5、哼唱主題音樂。
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學生對主題音樂的感受。
三、分段聆聽樂曲
1、引導學生思考:我仿佛聽到……,我仿佛看到……。
2、鼓勵學生用文字或者畫畫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1)引子:用語言敘述。
(2)主題。
(3)模擬各種鳥的叫聲。
(4)小組活動。
(5)小組匯報。
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進行二次創作。
四、小組活動、總結
1、你知道多少鳥的名字?鳥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
(1)學生討論(看誰知道鳥的名字最多?)
(2)小組敘述鳥的名字和怎樣保護鳥類?激發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和對環境的保護。讓學生和鳥交朋友。
板書設計:鳥類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
第二單元 綠水江南(總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少先隊員采茶歌》
教學目標:
1、能用純凈、優美的聲音演唱《少先隊員采茶歌》。
2、能積極地參與小組的活動,以合作的方式創編幾個舞蹈動作。
教學重、難點: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歌曲
1、注意第一小節五度音程的音準。要具有跳躍感。
2、注意第二小節圓滑線的唱法。要唱得連貫、柔和,和跳躍的形成對比。
3、注意第三小節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4、第二樂段第一樂句可按頓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勻的節奏感,好象是有節奏的采茶動作一樣。
5、后一個樂句第三小節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并要做到聲斷氣連,使歌聲既分開又連貫,寄托著少先隊員熱愛茶山的情感。
6、唱時要注意樂句的分句,可引導學生劃分樂句,做到正確地換氣。
(二)欣賞有關采茶的音樂作品。
1、器樂合奏《采茶撲蝶》
2、廣西民歌《采茶歌》
(三)創編采茶的舞蹈動作
板書設計: 純凈、優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童聲合唱《西湖春曉》
2、了解與西湖相關的音樂和文化知識。
教學目標:
1、隨音樂的節拍輕輕晃動身體。
2、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3、了解贊美西湖的詩歌,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學重、難點: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教學過程: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
1、播放有關西湖的錄象片,簡要介紹有關西湖的傳說。
2、有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有關西湖的文字、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