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一年級音樂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第四單元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 學習歌曲《大鹿》
2. 創編歌表演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大鹿》。
2. 通過演唱歌曲、律動、歌表演,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在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到愉悅。
3. 通過歌曲的學習,教育學生團結友愛、樂于助人。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復習歌曲《小紅帽》。
二、新課導入:
1.師:介紹小動物
請個別學生看一下卡片上的動物名稱,加以模仿。
小動物分別是:小狗、小貓、小鴨子、小猴子
2.出示小白兔的圖片,請小朋友講講小白兔在森林里干什么?
.師:“就在小動物們高高興興的在林子里游玩的時候,來了一個狡猾的獵人,他正向小動物們靠近。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學生隨意發揮想象。錄音
5.師:“小兔在獵人的追趕下。只好拼命地逃!那么小兔子逃到哪里去了?是誰救了它?(出示大鹿的圖片)大家根據圖上的內容編一個小故事,相互講一講
6.證實學生的猜想,揭示歌曲《大鹿》。
三、新歌教學
1.聽一遍錄音
2.朗讀歌詞,突出最后
(1)跟老師讀一遍,解決節奏
(2)全體學生讀,個別學生讀,師生共同探討用怎樣的語氣來突出歌曲的
3.跟琴逐句唱歌詞,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把它唱給大家
4.師:“小白兔被誰救了?(生答大鹿)我們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來唱一唱。”(由此突破難點,讓學生容易掌握)
33 33 | 32 4 44 |55 67 | 1-
兔兒 兔兒 快進 來,咱們 手把 手挽牢
5.錄音范唱,學生仔細聆聽,比一比誰的歌聲更動聽,然后在比較中知道小兔的話加快速度可以表現出它的
6.模仿小兔、獵人和大鹿的動作。
四、創編表演
表演:分組上臺,模仿小兔、獵人、大鹿的形象,并引申出樹林中還有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樹、盛開的花朵,學生拿著道具進行創遍活動,鼓勵不同的形式創遍。
五、課堂小結
師:學習完了這首歌曲,大家都明白了大鹿是非常的有愛心,也很勇敢,我們小朋友以后也要以大鹿為榜樣,互幫互助。
學生聽音樂模仿大鹿、小兔、獵人的動作走出教室。
第二課
教學內容:
1、欣賞《龜兔賽跑》。
2、律動表演。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童話《龜兔賽跑》,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中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及不同樂器的音色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并理解這首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2、在欣賞中,通過律動表演,激發學生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興趣。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從而使學生明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道理。
教具準備:
《龜兔賽跑》掛圖五幅,烏龜、小兔頭飾;單簧管、大管的圖片;各種小動物的頭飾數個;錄音機、磁帶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聽《龜兔賽跑》律動曲,學生隨《龜兔賽跑》律動曲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龜兔賽跑》的故事,最后是什么結果。
2.引導學生欣賞小兔和烏龜的主題音樂。
3.介紹單簧管(兔子)、大管(烏龜)兩種樂器的特點(出示圖片)。聆聽音樂,初步感知小兔和烏龜的主題音樂。
4.教師提問小結;單簧管用善變的音色吹奏出小兔怎樣的音樂形象;大管用低沉的音色吹奏出烏龜怎樣的形象。學生復聽小兔和烏龜的主題音樂。小兔“輕快活潑”, 烏龜“緩慢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