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教版)
學生演唱。
教學反思: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這首歌旋律優美,音域跨度不大,學生學起來不吃力,學習效果比較好。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讓學生在音樂中體會到了祖國江河的美麗,喚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及作為華夏子孫的自豪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歌曲,而且還了解了三峽工程的重大意義,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年級音樂《第二單元 古詩新唱》教案
一、 教學內容分配建議表
課時 感受與鑒賞 音樂表現 音樂創造 音樂與相關文化
第一課時 《梅花》 創編《春曉》 王安石
第二課時 《靜夜思》 李白
第三課時 《讀唐詩》 古詩朗誦演唱會
二、教學要求
(一)單元總要求
1、通過集中學唱古詩歌曲,增進學生對我國古詩文化的了解。
2、在演唱方面,進一步要求學生能用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靜夜思》。
3、在感受與鑒賞方面,要求學生能通過《讀唐詩》的欣賞,感受古詩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詩里有畫,唐詩里有歌,唐詩里有苦,唐詩里有樂”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4、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組成古詩歌曲《春曉》。要求學生能積極組織并參與“古詩朗誦演唱會”的活動,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發揮學生的音樂創造性,即興吟唱古詩。
5、在音樂與相關文化方面,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朗誦古詩和演唱古詩歌曲,并能理解這些古詩的含義。
(二)具體要求
1.能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梅花》,并知道梅花不畏嚴寒在風雪中競相開放的特性,象征著堅強不屈的性格。
2.能用較長的氣息和純凈的聲音演唱合唱《靜夜思》,表現懷念故鄉的情感。
3.初步了解唐代詩人李白和宋代的詩人王安石。
4.欣賞《讀唐詩》,感受歌曲親切的情感,了解歌曲中唱到的古詩。
5.能積極參與“古詩朗誦演唱會”的表演,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熟悉的古詩。
三、教學準備
(一)教具
風琴、錄音機、錄音帶、梅花的圖片或實物。
(二)資料
《靜夜思》(李白),《夜雪》(白居易),《絕句》(杜甫),《詠鵝》(駱賓王),《楓橋夜泊》(張繼),《夜雨寄北》(李商隱),《出塞》(王昌齡),《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歌曲的旋律、學會四拍子的指揮。
2.通過學習能夠感染學生學會陶醉,為其源遠流長的唐代文學──古詩與委婉動聽的旋律的絕妙搭配而陶醉。
3.歌曲中的曲譜演唱和二聲部合唱訓練是一個比較難的教學環節。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唱歌《梅花》。
2、制作一本有關梅花的藝術手冊。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關梅花的藝術手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有關于古詩的歌曲進教室。
二、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從小家長就教我們背古詩,長大后老師也教過我們好多古詩,下面就請你們說一說 ,你都學過哪些古詩?
生:回憶自己學過的古詩。
師:你能給大家背誦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