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教版)
生:背古詩。
師:現在老師說一個詞,看看哪位同學能根據這個詞背出一首古詩。
師:這個詞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詩就叫做《梅花》。
師:你反應真快,大家肯定也學過這首古詩,下面我們就一起背一下。
全班齊背《梅花》。
師:誰能來介紹一下古詩所描寫的內容及它所要表達的意思?
生介紹古詩。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具有現代感的豫劇《唱大戲》。
三、聆聽歌曲
1、生初聽:體會歌曲的情緒,感受歌曲的風格。
2、生復聽:用拍手和捻指為歌曲伴奏。
3、生再聽:輕聲哼唱歌曲旋律。
四、學唱歌曲
1、聽唱法教學,生反復聽歌曲,小聲學唱歌曲。
2、生隨琴慢唱。
3、師指導、糾正:提示學生注意過門、變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確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設計念白的節奏
師: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在我們歌曲的上面還有兩句念白,誰能給大家念一下?
生:按照原節奏念。
師:同樣的念白,你還能用其它的節奏念出來嗎?(師舉例說明)
找一、兩名學生回答。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念白。
小組討論、匯報(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師生評價,評選出最佳念白設計小組。
五、小結
生談談本課的收獲。
生聽《唱大戲》歌曲出教室。
教學反思:
我認為本課設計最好的部分是念白設計的部分。我沒有讓學生按照原節奏念,而是將如何念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同時在個別同學設計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習的方式多樣化,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在學生匯報的時候,讓他們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讓學生有一定的節奏意識,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學生的喜愛。
本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歌曲音符跳動稍大,節奏稍難,歌曲較難掌握。如果給學生再多的時間聆聽和學唱,掌握就相對簡單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靜夜思》。
教學目標
1.學唱優美動聽的歌曲《靜夜思》,感受美。
2.在優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詩歌,體驗美。
3.隨著四拍子來進行指揮,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韻律中,表現美。
4.欣賞歌曲時能聯想到自己學過的古詩,并回憶演唱以前學過的古詩歌曲,欣賞美。
5.除了演唱《靜夜思》,還進行了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詩詞的創新嘗試,創作美。
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教室
1.在歡快、節奏感很強的歌曲中走進教室,使學生在每一節課都保持著高漲的情緒來上課。
2.歡呼音樂課的開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拉開音樂課的帷幕。
3.和聲練習,雖然只是三度和聲,卻是培養和鍛煉學生合唱能力、創作和感悟和聲美的一種方式。
4.師生問好,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懂得禮貌待人。
二、導入
師:上課一開始,老師要給同學們出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歌曲,謎底是一個人物,相信同學們仔細聽一定會找到謎底。現在就由老師親自展示謎面。請聽好(老師演唱《但愿人長久》)
生:北宋詩人蘇軾。
師:看樣子同學們對詩歌很了解,我想同學們一定是通過老師演唱的這首歌曲中的詞,很快就猜到了詩詞的作者是北宋的詩人——蘇軾。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剛剛過去,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特別圓,景色也特別地迷人。月亮總是會和“浪漫、溫馨、迷人、團圓”等詞語聯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歡借用月亮來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你們還知道哪些是以月亮為題材的優秀詩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