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
4、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敲打擊樂站在圈里,一組學生手拉手邊走邊唱歌,唱完兩段歌后,由打擊樂同學敲擊右下角的節(jié)奏,互換位置,唱歌的同學接過打擊樂,游戲繼續(xù)。
三、小結,下課
課后反思:
第九課 美麗的動物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
一、通過聽《龜兔賽跑》,唱《金孔雀輕輕跳》、《大鹿》,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三、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音樂童話《龜兔賽跑》。
二、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教學過程:
一、聆聽音樂童話《龜兔賽跑》。。
1、初聽前可向學生講龜兔賽跑的故事,也可以讓學生講。
2、聽辨大管、單簧管的音樂,想象那個可以代表龜,那個可以代表兔?
提示:說一說龜的音樂、兔的音樂各有什么特點?
3、初聽全曲。
提示:用動作表現龜和兔的故事。全體同學分角色,還有兩個拉拉隊。
提示:聽了音樂,你喜歡龜還是喜歡兔?為什么?按小兔和龜的行走特點為沿途的節(jié)奏涂顏色,把小兔的節(jié)奏數一數有多少?龜的節(jié)奏有多少?
4、分別讀一讀、拍一拍龜和兔的節(jié)奏。
二、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1、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2、可結合傣家風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圖片導入新歌的學習。
3、學歌過程中教幾個傣族舞的動作,讓學生自由編創(chuàng)。
4、歌曲會唱后邊練習打擊樂的伴奏。
鈴鼓的兩種擊法:一種用手指彈擊鼓心;一種晃動鈴鼓發(fā)出聲音。
5、聽錄音敲擊打擊樂。教室可用手勢提示學生使樂器準確加入。
三、小結,下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歌曲表演《大鹿》。
教學過程:
一、歌曲表演《大鹿》。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聽唱前,可讓學生聽著歌曲的錄音拍著手輕讀歌詞。
2、歌曲演唱時注意,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適當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強,情緒飽滿,表現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精神面貌。
3、歌曲基本唱會后,便可以加入動作表演,使學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學生可以聽歌曲的錄音設計小兔、大鹿、獵人的動作、表情。分角色進行表演。
4、另選三組學生用打擊樂設計“大森林的早晨”、“獵人的追擊”“結尾”,學生可設想多種,加入打擊樂的演奏,把歌曲創(chuàng)造成一幕豐富的音樂劇。是全體學生在歌、表演的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中感受到喜悅。
二、歌曲表演《嗩吶配喇叭》。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聽錄音感受旋律。
2、提示學生,歌中的“里樂啦”唱得輕快,有彈性。一字多音的字要以重音強調唱出,演唱時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
3、聽著范唱或錄音演唱,演唱時可將學生分成組,徒手按課本上的標記做打擊樂敲擊動作,邊唱邊做。
4、歌曲學會后,選幾個學生用打擊樂伴奏,一定要注意打擊樂的音響效果,提示學生傾聽與演唱合作的是否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