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侵略與反抗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的掌握;對列強的侵略所造成中華民族生存危機的理解。
教學難點: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概念的理解。
四、教法、學法指導: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再現歷史,引導活動,現實參與
學法指導:情感體驗,自我教育,分組合作,探究實踐
五、單元感悟:
外國列強的侵略、沒落的封建專制制度和綜合國力的衰弱是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落后就要挨打,中華民族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增強綜合國力才能立于民族之林。
第1課《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激趣歷史】
(多媒體展示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鴉片戰爭博物館等圖片資料):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是由近代中國人民前仆后繼、不屈不撓進行革命斗爭的若干歷史畫面組成的,其中第一組浮雕就是虎門銷煙。那為什么把虎門銷煙放在了最前面呢?虎門銷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鴉片戰爭博物館,透過虎門銷煙的歷史濃霧,去感受百年滄桑的近代中國。
【感知歷史,感悟歷史】
創設情境:師生虛擬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展廳
設計意圖:通過參觀虛擬博物館設計,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歷史,感受歷史,享受探究的樂趣
展廳一:虎門銷煙——民族之魂
展示林則徐圖片和文字資料。
學生活動:“我看到……我感到……”
材料一 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情況表
年份 英國輸華值 中國輸
英總值 入超
正當
貿易值 鴉片
貿易值 總計值
1837-1838 220萬 340萬 560萬 310萬 250萬
材料二
材料三:《炮子謠》: 請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聞幾個死?請君莫畏火箭燒,徹夜才燒二三里。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君知炮打肢體裂,不知吃煙腸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產業,不知買煙費盡囊中錢。
材料四: 當鴉片未盛行之時,吸食者不過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興思及此,能不股栗! ——《林則徐集•奏稿中》
材料五: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
材料六:多媒體播放視頻《鴉片戰爭》中虎門銷煙片段
教師導學:
1、從材料一、二中分析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材料三、四涉及到鴉片輸入主要危害有哪些?目的是使學生了解 19 世紀初中國和英國的情況及鴉片輸入的危害,明確虎門銷煙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