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政治參與
學生活動:閱讀p21的聽證會過程,你認為哪一種觀點比較合適?為什么?
內容
方式
意義、作用
民主選舉制度(間接參與)
通過民主選舉,選舉代表人民意志的人進入決策機關,參與、審議、監(jiān)督、制定決策。
民主選舉
是使各項決策能夠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保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決策機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
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
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專家咨詢制度
專家學者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相關信息等,對專業(yè)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論證
論證會、座談會
聽取專家意見,集中學者的智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決策機關將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有關內容后,發(fā)表意見,提出建議
公示(板、報、網(wǎng)絡等)
有利于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
社會聽證制度
決策部門對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上,公民充分發(fā)表意見,提出建議
聽證會
幫助決策機關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修正、完善,聽證于民的目的就是要決策利民。
(二)同歷決策過程,共享決策成果
[引]前面學習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幾種主要方式,它們對民主建設的作用各有側重,總的來說,公民直接參與決策具有重大的意義。
學生活動:閱讀p2/22,你覺得公民直接參與決策具有怎樣的意義,請結合前面的參與方式,從決策者和公民的不同角度,舉例簡要分析。
1.對決策者來說:
a.有助于決策者發(fā)揚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
b.有助于決策者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根本出發(fā)點。
2.對公民來說:
a.有利于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
b.參與民主決策的實踐,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
學生活動:閱讀p23的“基層民主自治進程”表,了解起簡要的歷史,并思考“在我國農村、城市,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機構是什么?”(分別是村民委員會和城市居民委員會)
(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實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形式。
〔注〕由于學生對農村的狀況不是很了解,在教學中先把城市的居民自治調到前面,再用類比法,借助,進行農村村民自治的教學。
學生活動:請閱讀p1-2/25,先了解一下城市居民是如何進行民主管理的。
(請學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為基礎,圍繞居民自治簡單描述即可,然后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強化)
1.城市居民自治
(1)居民委員會
a.含義:居委會作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民主管理機構,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
注意:居民委員會的性質是民主管理機構,是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
b.作用: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地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調解居民糾紛,協(xié)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2)城市居民自治的內容(使用表格)
總的:居委會干部居民選,社區(qū)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務居民管,各項工作居民監(jiān)督。
作用意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qū)建設的積極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