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演示實驗—發酵現象
酵母是一種真菌,適于在溫暖富含糖的液體環境中生存。當它們利用糖類物質生活時,通過對糖的分解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所以在培養瓶中可以看到氣泡的產生,隨著酵母菌數量的增多,產生的氣體會使擠癟的氣球脹大。
原理:葡萄糖發酵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的壓力將推動紅色液柱移動至排出。
材料:125 ml廣口瓶、溫度計、自制多組u形管、小燒杯、水浴鍋、藥匙、玻璃棒、小試管、紅墨水。
方法步驟:
1.實驗前將器材準備好,橡膠塞打孔,廣口瓶置于40 ℃~45 ℃的水浴鍋中。
2.u形管中注入5 cm高的紅墨水(如圖中位置),橡膠塞插入溫度計與u形管,溫度計置于廣口瓶中部,廣口瓶中的u形管口距液面保持一定距離。
3.廣口瓶中加入適量水(保持廣口瓶及連帶裝置在水浴鍋中穩定直立),加入一勺糖攪拌溶化,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在廣口瓶中倒人適量酵母,快速攪拌后加蓋橡膠塞(注意密封)。
4.用彩筆記錄初始狀態下的紅色液柱位置。u形管口另一端接一盛清水的燒杯。
5.隨著發酵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碳氣體產生,u形管中紅色液柱緩緩移動,直至排出,燒杯中的水變紅。
6.若想檢驗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可在紅色液柱排凈后將其插入事先制備好的澄清石灰水中,也可以觀察是否能使燃著的火柴熄滅。
分析:
教材上觀察發酵現象的演示實驗需要時間長,在學生課下進行實驗的基礎上,課堂上采取這種方法實驗可使學生在幾分時間內觀察到現象,更具有說服力,而且還能直接對產生的氣體進行檢驗,學生對發酵以及菌類生活的適宜溫度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注:此反應必須在水浴鍋中進行,否則反應開始時會因溫度下降導致紅色液柱向廣口瓶中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