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八年級上冊物理導學案
3.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架在3060米高空飛行的飛機,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米/秒.則飛機發出的聲音傳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時間是________秒
5、敲一根長長的鐵管,能聽到幾次響聲?分別是從那里傳來的?
選作題:
1.某人對著山崖大喊一聲,經1.2s聽到回聲,則此人離山崖的距離大約是_____m.(v=340 m/s)
2.人耳能分清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s,所以要能聽到自己拍手的回聲,人離障礙物的距離應( )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一、聲音是什么
【學習目標】
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一般規律的方法。初步了解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聲波具有能量。
【重點難點】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能描述發聲體的主要特征。設計探究實驗,能分析解釋簡單的聲現象。
【學習過程】
1.聲音的產生:請同學們設計方案:一張紙、一杯水,一個筆帽、一根橡皮筋,怎樣使它們發出聲音?你能不能設計方案使其他的物品發出聲音?比比看,誰的方法多。各組提出活動方案、討論。
(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2)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2.聲音的傳播:
(1)將衣架掛在細繩中央,當同學用鉛筆敲擊衣架時,你聽到了什么?如果用繞有細繩的食指堵住雙耳,試一試你還能聽到敲擊衣架的聲音嗎?
(2)將正在發聲的手機或接通電源的音樂芯片懸掛在廣口瓶中, 再把瓶內空氣逐漸抽出,聲音有何變化?
注: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是一種波: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水波。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引起的水波。
八年級上冊物理導學案1、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學案(1)聲音也是一種波叫聲波,聲音在空氣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
(2)聲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聲能。
介紹:醫學上的超聲碎石的原理。
4.聲音傳播的快慢: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一樣嗎?要測量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快慢,需要測量出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測量工具?
(1)空氣中的聲速:340m/s。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ld >v液>v氣。
5.典型例題
例1在“山間鈴響馬幫來”這句話中,鈴聲響是由于鈴受到金屬珠子的敲擊產生_______而發聲的;在山間小路上的人們聽到遠處傳來的鈴聲,是通過______傳入耳的。
一、聲音是什么---課內作業
班級 姓名 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