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的測量
學習類比學習法 此觀察、閱讀和討論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和相互交流學習的意識. 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實驗習慣和能力以及愛護儀器,實事求是的品格培養自學能力 (一)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用一些詞匯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并通過對比分析開水和燒紅的鐵塊燙的程度不同,使 學生知道物理學中能準確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溫度. (二)進行新課 1.溫度的物理意義 讓學生敘述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越熱的物體溫度越高,越冷的物體溫度越低.并引導學生從衣、食、住等方面分析溫度跟人類的密切關系. 引導學生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一些溫度值;介紹或讓學生列舉一些與溫度有關的環境問題. 2.溫度的測量 學生小實驗:憑感覺判斷溫度. 取冷、溫、熱三杯水,為保證實驗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三杯水的溫差要合適.冷水與熱水溫差要大一些,冷水越冷越好,熱水越熱越好(以不燙手為宜),溫水的溫度應接近冷水.做實驗時,學生先 分別將左、右手食指放入冷水和熱水中,然后分先后逐個把食指放入溫水中,并敘述自己的感覺. 使學生通過實驗認識:僅靠感官的直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也是不準確的.要準確地判斷或測量溫度借助測量工具——溫度計. 3.溫度計及其使用方法 (1)溫度計的種類 介紹實驗用溫度計、家庭常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醫用溫度計——體溫計等. 或用多媒體視頻材料或圖片展示各類溫度計. (2)溫度計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實驗臺上的溫度計的構造并敘述溫度計由內徑很細的玻璃管和下端的玻璃泡組成,璃泡和細管內有紅色(或銀白色)的液體. 學生小實驗: 讓學生用手握住玻璃泡,觀察泡內液體受熱膨脹,玻璃管內液面高度上升,說明此時溫度值增加.把手松開,觀察到液面高度下降,說明此時泡內液體遇冷收縮,溫度值降低.引導學生得出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 (3)溫度計的單位和使用方法 ①攝氏溫度 讓學生觀察手中的溫度計,找到字母c,告訴學生字母c表示采用攝氏溫度,攝氏度的符號為,讓學生閱讀課本上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攝氏度,記作1℃. 用計算機幻燈片或展示圖片練習零上、零下等溫度值的讀寫和溫差的計算,強調攝氏度這幾個字不能分開讀.如37℃讀成攝氏37度是不對的. 讓學生自學熱力學溫度及其和攝氏溫度的關系.(也可放到最后一個環節或留為課后自學作業) 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學生觀察手中的溫度計,類比刻度尺的正確使用,引導學生得出使用溫度計不僅要認清它的單位,更要認清它的三要素: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通過觀察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和體溫計這三種液體溫度計,引導學生區分它們的測溫液體、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并引導學生敘述出體溫計和普通溫度計構造及使用方法的不同. 關于體溫計的內容如果課時不夠可以設計為學生探究活動課外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