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第六課時 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1導入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請大家把收集整理的有關材料在班上作一交流。班上交流 2整體感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1)文章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其主題是什么。 (2)請你用一兩句話概括地說出你對錢學森的印象。 拜師求學——創業輝煌——決心回國——飽受折磨——勝利回來對祖國無限熱愛,對祖國貢獻巨大。 3品味語句1、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不止一次地發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時”的感嘆。他告訴父親,他不止一次夢見上海,夢見那所伴他度過童年時代的房子。(兩個“不止一次”起了怎樣的表達作用?你能用貼切的成語來形容錢學森流露的眷戀情思嗎?) 2、這位次長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他說:“我寧肯槍斃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國。”(寫美國海軍次長的態度對文章內容和感情的表達起著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話改成客觀敘述,你認為好不好?為什么?) 3、1955年6月,飽受折磨的錢學森為了早日回到祖國,寫信給人大常委會,向祖國母親發出求救的呼聲。(從錢學森向祖國的人大常委會求救這一舉動,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嗎?) 1、文中兩個“不止一次”生動地表現了錢學森對祖國魂牽夢繞的眷戀。前一個“不止一次”側重于表現錢學森對現有境況的感慨,突出他對祖國的懷念之情;后一個“不止一次”側重于表現錢學森對童年時代生活的縈系,突出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有關成語,例如:魂牽夢繞,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歸心似箭等等。2、美國海軍次長的態度不僅說明了錢學森的價值,更預示了錢學森回國的道路將艱難而曲折,會受到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同時,也反襯了錢學森眷念祖國的深情。 如果改為客觀敘述不好。那樣不能形象地說明錢學森在美國軍界首腦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話顯得真實可信。 3、錢學森寫給人大常委會求救,這表明了他對新中國的高度信任和報效祖國的急迫心情。 4拓展訓練20世紀50年代,海外學子不顧美、英等國政府的阻撓政策,義無反顧地掀起了回歸新中國的浪潮;今天又有許多海外學子紛紛歸來報效祖國。查閱這方面的材料,將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紹給同學。 例如李四光、李忠堯、鄧稼先、郭永懷等科學家。 5布置作業(1)錢學森感人的事跡實在太多了,請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如何精當選材,使文章有詳有細,詳略得當的。(2)說說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①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終眷戀著生他養他的祖國。②就在那年的中秋節(新中國誕生的第六天),錢學森夫婦心中萌發起一個強烈的念頭:回到祖國去,為新生的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③周恩來總理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指示,速將此信送給中國駐波蘭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據理力爭,設法營救錢學森回國。 ①更突出了錢學森高尚的愛國情操。 ②表現錢學森夫婦回國心情的熱切和執著。 ③體現了周總理和黨中央對錢學森回國一事的高度重視。 分析詞語在文中的作用,方法有:一是結合文章中心,二是依據人物性格特征,三是聯系時代背景……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