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復習知識點歸納與總結資料
l、對“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的理解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峰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5.結合文中語句說說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
(1)從“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句中表現作者對自由的渴望;
(2)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3)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中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
6、 理解背誦。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蕩,任意東西)
總的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總領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對偶句)
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7、重點句翻譯。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煙霧全部消散盡凈,晴空和青山呈現同樣顏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 息他那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
⑤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⑥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⑦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8、欣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
9 、討論。“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對這里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作者的描寫,分析這里的山“奇”在何處?答: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連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簡直是一只自然交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
10、根據意思寫句子:
a.總領全文的句子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