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1.1自尊自信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價值、有意義。那么如何培養自尊自信這種心理品質呢?
一個人要做到自尊,必須先知道羞恥,因為有了羞恥心,人才會節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庸俗卑賤的事情,有尊嚴地生活。請同學們看教材“自尊始于知恥”的內容?赐旰螅蚁胪瑢W們應該會明白為什么“人的尊嚴”中智者讓那個少年做第一件事的目的。
要培養自尊自信這種心理品質,必須先正確認識自尊自信。
請同學們看教材第3頁的“班級風景”,然后思考這三個人的表現是自尊嗎?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心理?(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班級風景”中黃平的心理是一種自卑的心理,青青的心理是一種虛榮心,而李金是一種自負。要培養自尊這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必須把它和自卑、虛榮、自負區分開來。
一、正確認識自尊自信
1. 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
有一位某中學的高中學生,在學校里,同學和老師都認為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而他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長相不如別人,體育不如別人,文藝也不如別人。唯一的優點就是學習成績好,但他也覺得這是自己“死用功”得來的,隨時都有下降的可能。因此,他上課從不舉手發言,集體活動從不出頭露面,怕出洋相,怕別人笑話。有時看到其他同學活潑可愛,充滿朝氣的樣子,他非常羨慕。因而更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常常悶悶不樂,獨自發呆。而同學們卻覺得他冷淡孤僻,漸漸便很少和他來往。高三時,雖然他學習成績很好,但他卻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一度曾產生放棄考試的念頭。后來在老師、家長的勸說下,他才勉強填了一個很低的志愿。結果他以很高的分數輕松過關。但本來可以在重點大學深造的他,卻在心里留下了一個終生的遺憾。同學們提到他時無不搖頭嘆息。
請大家分析造成這種后果的是一種什么心理?這種心理往往有哪些表現? 如何克服這種心理?(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頁的有關內容。)
這是一種自卑心理。自卑是自己輕視自己,總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對自己失去信心的一種消極心理。自卑心理,通常是由于自認為在處境、才能等方面不如別人,或生理有缺陷、犯過錯誤等原因而造成的,表現為情緒消極、失去進取心等。有自卑心理的人,還往往容易把困難想得過于嚴重,常處于孤僻、悲觀狀態,有時又會以暴怒、忌妒、自暴自棄等形式表現出來,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輕生。
要克服自卑這種消極心理,就要樹立自信,學會尊重自己,客觀看待自己,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要自尊自信,不要虛榮忌妒。 下面請幾個同學來演一個小品《名牌》。 情景:中學生吳明,學習成績不理想,看到好友王剛穿了一雙名牌鞋,非常羨慕。但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工資都不高,買不起,就跟幾個同學借錢也買了一雙。穿著名牌鞋來到學校,許多同學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還有一些同學圍過來欣賞。吳明感到很快樂。